近年来,泰兴市以“四季村晚”为载体,积极探索乡村文化建设的新路径。2025年,泰兴市姚王街道王庄村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这是泰兴市连续四年入选,其背后,是泰兴市在乡村文化建设领域的不懈探索。
点亮乡村文化,铸就特色文化品牌
自2022年首次入选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以来,泰兴充分利用这一国家级文化品牌,紧密结合当地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历史底蕴,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活动内容不仅涵盖传统艺术展示,如京剧、泰兴花鼓、杖头木偶、打铁花等,还融入了篝火晚会、烟火秀等现代元素,让传统与现代在舞台上碰撞出别样火花。
演出节目从省市获奖作品、本地文艺团队节目以及优秀传统民间文艺节目中精心挑选,吸引了各年龄层观众的广泛参与。
全民共舞村晚,绽放乡村无限活力
“四季村晚”不仅是专业演员的舞台,更是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文化盛宴。在黄桥镇严徐村的村晚现场,农趣游戏互动如“猪八戒背媳妇比赛”“挑担子比赛”,让村民们在欢声笑语中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姚王街道十里甸村将当地特色风俗如打囤子、制作扫帚等融入活动中。村民们自编自演的小品、传统戏曲表演,以及抽奖、猜灯谜等互动环节,让现场气氛高潮迭起。
通过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让村民“放下锄头去排练,放下筷子当演员”,从台下的观众变为台上的“民星”,成为自己精神文化的主角,展现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实现了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不仅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还为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旅深度融合,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泰兴“四季村晚”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推动文旅融合的重要平台。活动通过设置非遗展台、美食展台、文旅展台,推广地方特色文化与旅游资源。村晚期间,后营的羊肉、十里甸的扫帚、分界镇的咸鸭蛋、元竹的涨烧饼、祁巷的八大碗等特色产品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充分将人才和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除此之外,还结合乡村旅游,举办采摘活动、农耕体验等,让游客在欣赏文艺演出的同时,感受乡村生活的乐趣。
新的一年,泰兴市文体广旅局将继续以“四季村晚”为引领,推动村民自编、自导、自演、自赏的“村晚”活动常态化开展,进一步优化文化供给,拓展“村游”魅力,深化文旅融合,致力于“文旅”惠民,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探索乡村文化建设的新路径,让乡村文化之花在新时代的春风中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