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目标
建立以科创投资、产业投资、并购投资为主,覆盖创新创业和企业全生命周期的“1+3+N”基金矩阵,力争3年内基金总规模达到160亿元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共4个方面12条:
(一)构建基金运作体系。一是构建“1+3+N”产业基金矩阵。成立1家市属市管投资类国有企业——泰兴市嘉佑科创投,负责全市基金统筹管理、规范运作,整合组建泰兴科创基金、泰兴产业基金、泰兴并购基金3类基金,参与投资N支行业母基金、子基金、专项子基金等,最终形成总规模超160亿元的基金集合。二是明确3类基金功能定位和规模投向。泰兴科创基金:规模30亿元,重点为全市人才创业、中小企业创新、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投融资服务。泰兴产业基金:规模70亿元,重点支持我市“123”特色产业发展,以园区为主战场,打造“市级+园区”双阵地。泰兴并购基金:规模60亿元,重点支持重大项目或链主企业开展以补链、延链、拓链为目标的产业并购与协同投资。三是优化整合存量基金。逐支分析研判全市存量基金,加快退出清算和资金盘活工作。
(二)推动基金与产业深度融合。一是大力吸引社会资本。主要是通过鼓励与国家、省市产业基金联动,以及严选基金管理人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二是加大基金投资力度。压实基金管理人责任,加快开展投资,杜绝资金闲置。三是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通过 “投贷联动”“投保联动”“投担联动”等方式,为产业项目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四是建立产业生态合作联盟。协调联盟成员之间的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内部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
(三)加强基金运作管理及风险管控。一是规范基金投资决策程序。设立时,专业化设立投资决策委员会,明确各主体在关键环节的职责权限。投资过程中,严格遵循市场化原则进行投资决策。二是建立基金投资尽职免责制度。给予一定的投资风险容忍度,允许最高不超过50%的容亏率。
(四)强化基金投后管理。一是优化投后管理机制。通过实地巡访、持续跟踪、委派人员等方式,全面把握基金运作情况。常态化开展绩效评价、风险排查、重大投资项目巡访等工作,有效防范化解投资风险。二是完善出资退出机制。积极拓宽退出路径,对危及基金安全或违背基金运行目标情形的,选择提前退出。三是建立基金绩效考评机制。不过度考核单支子基金或单个项目盈亏,对不同类型的基金建立不同的考评制度。加强绩效考核结果运用,推动基金投资效率、效益和效果提升。
三、保障措施
主要包括4个方面内容: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级成立全市基金管理议事协调机构,负责统筹全市基金设立、管理和发展工作,各基金主管单位负责做好基金设立论证、日常监管等工作。二是完善制度体系。研究制定国有企业投资基金系列管理制度,加强基金“设募投管退评”全过程监管。三是致力人才培育。加强与市“专业双锐”培养计划的沟通交流,打造一支专业化基金管理人才队伍。四是强化平台建设。探索建设基金数字平台,线上线下常态化开展各类活动,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