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14443056/2017-04645 分 类 机构职能
发布机构 泰兴市张桥镇 发文日期 2017-03-31
文 号 张政发[2017]32号 时 效

张桥镇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方案

发布日期:2017-03-31 00:00 访问次数:

张桥镇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构建双重预防

机制工作方案

各村(居)、企业、镇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

为贯彻落实《市安委办关于印发泰兴市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泰安委办[201714号)文件要求,全面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关于建立双重预防机制的部署要求,准确把握安全生产规律和特点,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健全政府引导、企业负责、分级推进、全面实施的工作机制,突出风险管控,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促进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工作目标

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执法年活动为契机,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完善涵盖企业风险辨识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等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落实企业购买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的保障措施,力争到2018年在全镇建立标准化、信息化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防控能力,有效防范和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

三、工作任务

(一)着力构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

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全面负责。企业要逐级、逐岗明确责任人,把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

1.开展风险辨识评估。企业要以事故预防为重点,制定科学、规范的风险分析、辨识和评估制度。组织全体员工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和危险因素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分析辨识,加强岗位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评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对风险和有害因素的类别、数量和状况登记建档,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

2.实施风险分类和等级确定。企业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实施差异化动态管理。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绘制本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3.有效管控安全风险。企业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措施,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公司、车间、班组、岗位),落实具体的责任人和具体的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措施、物理工程措施、在线监测措施、视频监控措施、自动化控制措施、应急管理措施等),形成“一企一册”,930日前报镇安监办。

4.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企业要落实《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70号)要求,在企业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企业风险点、风险和有害因素类别、重大危险源和管控措施;对存在安全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可能造成的后果、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等内容。

5.实施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企业要根据行业标准,针对每一风险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和清单,尤其要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对隐患做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

6.加强安全生产培训。企业要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意识,健全落实安全培训责任制。严格落实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和从业人员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健全安全培训档案。

7.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企业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编制应急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8.加强职业危害防控。企业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告知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定期组织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现状评价,切实保障职工安全健康权益。

(二)健全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的网格化监管体系

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明确各村(居)及相关部门在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中的职责,形成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隐患整治工作机制。

1.加强安全风险源头管控。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和规范,严格高风险项目建设安全审核关。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产业政策,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整顿关闭和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2.加强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定期开展安全风险排查。建立安全风险辨识、量化分级、预防控制、预警预报、应急处置的全过程管理制度,确定防控重点和重大风险行业企业。对重大安全风险和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通过实行“网格化”监管,推动企业加快实施管控整治措施。

3.加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依据风险等级,对本辖区高危行业企业及易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行业领域科学划分监管等级,实施分级管理。201710月底前,完成本辖区高危行业企业及易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行业领域“红、橙、黄、蓝”安全风险等级分布电子图绘制。

4.加强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建设。督促企业将所有辨识出的风险和排查出的隐患全部录入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督促企业履行隐患自查自改自报主体责任。

5.加强科技支撑能力保障。在高危行业领域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减少重点高危部位作业人员,提高机械化装备的安全保障能力。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村(居)、企业和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的重要性、紧迫性,把构建双重预防机制作为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生产领域的重点工作,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建立推进机构,周密安排部署。

(二)严格责任分工。镇安委办负责组织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全镇的风险管控工作。镇各有关部门和村()负责本村()、本行业领域的风险管控工作,认真履行网格化监管职责,全面、系统辨识、整治重大安全风险点和隐患。企业承担建立和实施双重预防机制的主体责任。在安全风险辨识、制定管控措施、排查治理隐患、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有困难的企业,可通过购买服务方式,聘请专家或委托安全专业服务机构帮助实施。

(三)注重统筹推进。各村(居)、企业和有关部门要将构建双重预防机制与开展安全标准化、0523班组系列创建活动、安全生产执法年活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打非治违”、安全教育培训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综合部署、协调推进。

(四)强化督查考核。各村(居)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情况的督促检查,积极协调和组织专家力量,帮助和指导企业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按序时进行跟踪督查。镇政府将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纳入对各村(居)和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对于确定为双重预防机制的标杆示范企业,依法依规给予一定政策支持与物质奖励。

201731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