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龄化社会加速来临的背景下,泰兴市民政局启动实施“泰幸福·易享老”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创新服务理念与实践,鼓励社会组织在老年服务领域大胆探索。通过提供涵盖健康赋能、精神关怀、文化浸润的立体化服务,推动老年群体从“生存保障”迈向“品质生活”,为破解“老何所依”的社会命题提供实践样本。
健康守护:从知识普及迈向生活干预
承接25个项目的17家社会组织突破传统健康服务的单向输出方式,以“医养结合、防治联动”为着力点,推动健康服务落地见效。泰兴市社会组织孵化中心项目组邀请市中医院专家走进乡村,组织开展慢性病防治课堂,将复杂的医学理论转化为“少盐控糖、穴位按摩”等通俗易懂的生活化指南,让村民们受益匪浅。泰兴市银杏书苑文化公益活动项目组在宣堡镇红树林庄园举办“膳食课堂”,以本地特色食材——银杏为切入点,引导老人树立“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科学饮食观,进一步增强了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
心灵港湾:超越物质帮扶,实现情感重建
在元宵节的汤圆香气中,入户心理咨询的轻声细语温暖人心。项目团队践行“精神赡养同样重要”的服务理念,针对农村空巢老人普遍存在的“情感空洞化”现象,社工们先通过节庆陪伴建立信任纽带,再以常态化心理辅导干预,效果良好。济川街道项目组心理咨询师来到张陈村,以园艺疗法、怀旧疗法等专业技术,帮助老人重构生活意义感。通过开辟“节日破冰+专业跟进”的服务路径,有效打通了农村老年人心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文化养老:激活乡村养老的新活力
自公益服务项目启动实施以来,项目组通过开展广场舞培训、美食工坊等活动,有效推动文化生态植根乡村养老。在“膳食课堂”中传授传统制作技艺,不仅传承了地方文化记忆,还打造了代际交流的新场景。在老干部座谈会上的经验分享与掼蛋比赛的思维碰撞,共同编织起银龄群体的价值网络。这些扎根乡土鲜活的文化实践,让老年人在幸福快乐中实现了人生价值,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一位退休干部感慨:“我们不是被照顾的‘弱者’,而是乡村振兴的‘银发资源库’”,充分激活了乡村养老的新活力。
泰兴市“泰幸福·易享老”公益服务项目的创新实践,为应对老龄化提供了多元路径,健康服务从医院延伸至日常生活,心理支持从个案咨询拓展到集体活动,文化传承成为养老服务的创新突破口。一幅“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文化赋能”的老年友好型社会画卷正徐徐展开,这不仅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务实举措,更是全社会对老年群体的郑重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