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4日在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宣堡镇人民政府镇长 周六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2024年工作回顾
一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知重负重、砥砺前行,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围绕“产业雄厚、动力强劲”的经济发展目标,矢志创新稳增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坚定“经济向好、长期向好”的信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优化经济结构,保持镇域经济在合理区间波动。全年完成工业开票销售10.07亿元,入库工商税收750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6.13亿元;完成规上工业产值6.23亿元,资质以上建筑业产值4.73亿元,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3463万元;完成进出口贸易562万美元。圆满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项目建设推动有力。牢牢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借力招商会、招商单元、镇商会以及乡友人才等资源,赴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深圳等多地进行精准招商。全年完成1000万元以上新签约项目7个,累计总投资3.38亿元;完成新开工项目5个、新竣工项目5个。新入库规上服务业企业2家,限上批零住餐企业(大个体)7家。镇农贸市场改造项目、海纳星地物流配送中心改造项目获批中央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116万元。
发展活力持续提升。坚持创新驱动,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经济发展新动能。全年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宇悦包装、君达新材料),获评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晨光索具、宇悦包装),获评泰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晨光索具),创成三星级上云企业2家(晨光索具、鸿源炉业)。通过知识产权管理贯标备案认证1家(晨光索具),新增有效发明专利14个。申报本土科创项目5个,申报孵化器入驻项目、离岸创新中心孵化项目6个。
一年来,我们围绕“特色鲜明、融合共治”的镇村发展定位,坚定不移提质效,乡村振兴阔步向前
农业发展高质高效。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3500亩,完成市级下达粮食生产任务1.6万亩,绿色蔬菜种植8000亩,创建1000亩以上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1个。申报市级龙头企业1家、蔬菜绿色食品2家、绿色食品续展1家。坚决守牢耕地红线,高质量完成耕地恢复第一批458.20亩、第二批944.74亩,化解土地租金收缴难题,推动村级增收近千万元。二轮土地延包试点工作全面完成,通过市镇两级验收,配合市级成功举办首届泰兴市植保无人机技能大赛。
村级增收势头强劲。全年申报1000万元以上农业农村重大项目3个,葵海家庭农场休闲旅游项目,年产值300万元以上;林下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实现苗木与中药材共生互补,亩产增效2万余元;江苏上膳源豆芽菜种植项目,带动本地50余人就业。根据镇情、村情实行“镇级强村公司牵头+村级股份合作社+企业(或业主)”抱团发展模式上争泰州市级光伏发电项目;借助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契机,推动三堡村与平安集团签约,“康荞”系列农产品入驻“平安好车主”平台,同步打造“幸福平安里”综合基地;促进梅埝村和市城投集团结对联建,合作开发生姜丝加工项目,共计推动村集体增收近70万元。
基层治理持续深化。落实信访法治化要求,执行领导干部值班接访制度,严守初信初访第一道防线,化解初信初访64件、上级交办件13件,化解率均为100%。全面激活村规民约治理动能,受邀参加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经验交流会并分享经验做法,《完善修订“小规约”促进乡村治理“大提升”》成功入选2024年度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一年来,我们围绕“逐绿前行、探路共生”的生态发展蓝图,全力攻关换新颜,镇村面貌靓丽呈现
集镇功能品质稳步提升。实施宣蒋线农行北路段大中修,完成农贸市场顶棚加固和内部改造工程,对集镇内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周边等主要区域进行集中整治,全年累计纠正占道经营2400余次,联合相关部门取缔占绿用地各项设施20余处。深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省级试点成效,累计清运生活垃圾4382吨,清理“牛皮癣”、小广告1500余处,修复公厕破损设施40余处。与根思交警中队联合开展静态交通秩序整治,累计劝离违停机动车6000余辆次,拍照处罚人行道违停车辆683辆。荣获全市集镇建设管理工作第4名,中央路获评市级文明街。
人居环境升级纵深推进。新改建村级一事一议道路9条3.1公里,亮化道路3条,新增路灯249盏。农村公路提档升级10条4.943公里,改建桥梁3座,整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82条。全面完成32户农房改善任务,高标准完成户厕改造任务125个,有序推进生活污水单户处理工作108户,整治入河排污口10处。秸秆“双禁”和综合利用两手抓,强化巡查管控,加大清运力度,实现秸秆离田利用2210吨。
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深化。强化危废固废监管,对涉危废、固废企业开展专项督查30余次,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组织多部门协同推进固体废物非法处置倾倒专项行动,累计检查企业、点位500余处,发现问题均已整改到位。开展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行动,建立养殖池塘档案18家。打造省级绿美村庄1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3个、幸福河湖2条、美丽宜居庄台2个,郭寨村、银杏村顺利通过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回顾评价。
一年来,我们围绕“群众满意、稳定和谐”的社会发展使命,全心全意保民生,发展成果普惠共享
民生保障日益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缴率达95.59%,医保参保率达94.23%。引进高层次人才9人,开发见习、公益性岗位37个,新增就业200人,在册民政救助对象核查1283人次,提标2094人次,“99公益日”慈善募捐61.47万元,累计发放低保、重残、特困供养等救助金10974人次、848.45万元,发放尊老金、残疾人护理补贴、困残生活补贴23072人次、164.72万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堡’您满意”政务服务品牌,全年办理各类即办件3345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
风险防范稳控有力。以全域风险辨识管控和事故隐患集中治理为主线,动态更新“一图一册一清单”,排查全镇范围内风险点位922个。党政负责人挂钩较大风险隐患14个,累计排查工贸领域隐患问题745个、重大事故隐患5个,已全部整改到位。排查录入省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系统537家,整治“三合一”场所190家,拆除或整改违规设置广告牌、防盗窗222处。开展“9+N”小场所专兼职消防安全员培训433人次,完成餐饮单位“瓶改管”40家、“瓶改电”22家,康养路(中央路)成功创建消防安全示范街。做好古银杏森林公园日常管护、森林防火工作。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突出违法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宣堡初中创成泰州市红十字示范学校、泰兴市关心下一代优质均衡示范学校,普高进线率77.7%,位于全市前列。宣堡小学获评第二批泰州市绿色学校(省标)、泰州市平安校园建设(安全生产)先进学校;宣堡幼儿园省优质园复审正式发文通过。积极开展惠民文化活动697场次,服务12.9万人次,《领航中国》被评为泰兴市2025年新春群众作品展演入围作品。强化食品安全意识,打造“泰州市农村食品规范化经营示范店”1家。宣堡银杏被收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宣堡生姜丝制作技艺入选第六批泰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外,民族、宗教、档案、国防教育、人防民防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一年来,我们围绕“履职尽责、提质增效”的政府发展趋势,全力以赴抓改革,自身建设务实高效
坚持加强自身建设,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讲话精神,政府效能不断提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主动接受监察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1件,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100%。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渠道,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8条,完成12345热线交办件1270件,办结率达100%。切实改进文风会风和督查督办工作,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认真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财政、审计日常监督,压缩一般性支出,积极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项目招引还需加码发力;部分党员干部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仍需提升。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进。
2025年工作任务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新的一年做好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部署安排,围绕泰兴“逐鹿苏中勇当排头、跨江争雄奋力赶超”目标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努力在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中展现宣堡作为。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工业开票销售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节能减排完成市交目标。立足目标要求,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一、聚焦动能转换,攻坚新产业大项目,在加快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在经济运行统筹上推出更强举措。全面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有序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紧盯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产品市场走向及营收波动,做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持续鼓励引导中小企业加强自主创新,以硬实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分门别类对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企业(大个体)做好统计业务指导,做到应统尽统。
在重点项目建设上下更大功夫。聚力“三个大抓”,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围绕全市“123”特色产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招商引资活动,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确保全年完成2亿元以上“飞地”项目2个。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严格落实项目推进机制,及时解决项目建设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确保项目顺利达产达效。
在精准企业服务上有更大突破。深化“五心”服务,打造“五星级”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加速奔跑。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更“动心”的投资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更“贴心”的政务环境;按流程严格进行公平审查,打造更“放心”的法治环境;通过开展“百千万行动”等活动,定期赴企调研,打造更“顺心”的发展环境;及时回应企业诉求,打造更“暖心”的留商环境。
二、聚焦乡村振兴,坚持优环境提品质,在推动高水平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深化环境整治成效。积极上争涉农奖补项目,持续实施农村户厕改造,放大物业化管护模式,推动人居环境提档升级。将“积分制”与垃圾分类有机结合,进一步激发环境整治内生动力,全年计划改建厕所135个,争创省级绿美村庄1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个、市级美丽宜居庄台2个。
推进集镇治理高效。以“整治小街巷,提升大集镇,创建文明城”为引领,加快构建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及时整改道路破损、路牙缺失、绿化断档、树池凸起等现象,逐步完善路灯照明、停车泊位、垃圾分类等公共设施,加大环境卫生、各类杆线、户外广告、停车秩序等管理力度,进一步提升集镇建设管理水平。全年新增公共停车位30处、电动车停车区1处,争创市级文明街1条。
确保污染防治长效。持续做好危险废物及一般工业固废安全监管工作,防范固体废物非法处置倾倒。加强对污水处理厂、河道水体监管,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单户处理无害化管控,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严格抓好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工作,有效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三、聚焦共同富裕,推动同分享共治理,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新突破
提档升级基础设施。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7000亩。持续推进农村公路黑色化改造4条2.353公里,实施一事一议道路建设及亮化改造2公里,建设桥梁2座,为探索举办马拉松、骑行活动,带动农林文旅融合发展打牢坚强基础。计划实施小区景观灯维护,商铺防水改造,河道、塌陷路段整治等重点民生工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持续完善民生保障。着力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保收缴工作,确保应保尽保。切实做好劳动监察,保证农民工工资足额发放。聚焦重点群体保就业,积极探索“个人创业一件事”一站式服务模式。进一步推进“三级”为民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堡’您满意”政务服务品牌,优化便民服务。持续做好“博爱万人捐”、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积极开展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年内协助卫生院建成CT室1间,打造慢病筛防中心并投入使用。
全面推进村级增收。结合宣堡“生态涵养区”自身功能定位和生态优势,用好招商单元、镇商会等资源,加强文化产业招商,有针对性地洽谈文化项目。拓宽集体经济增收途径,挖掘潜在资源、盘活闲置资产、助力资金增值,完成联建光伏项目建设,实现并网发电,推动梅埝村、三堡村村级增收项目落地。
四、聚焦社会大局,突出保稳定守安全,在促进和谐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优化矛盾化解机制。严守初信初访关口,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关注重点人员动态,坚决杜绝“进京访”“越级访”等情况,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充分发挥法治文化阵地作用,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能力。
坚决守牢安全底线。重点围绕五个“再”要求(位次再往前提、基础再往实里做、目标再往高里定、治理再往深里走、责任再往严里落),建立健全常态长效机制,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在全镇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和“九小场所”不放心点位安装烟感报警装置120个,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始终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摆在首位,持续深化扫黑除恶斗争,严防发生冲击道德底线恶性事件。
全面深化文明善治。持续发挥村规民约首创精神,努力探索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途径,促进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覆盖配送文化演出服务,推进移风易俗,树立社会主义文明新风。
五、聚焦政府建设,围绕优服务提效能,在推动整体智治上实现新突破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不断提升政府效能和服务水平。
干出执行效率。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强化践行“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镇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以更严作风、更实举措把上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政府系统党的建设走深走实。
干出为民情怀。持续加大企业服务力度,营造更加便民优商的发展环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弘扬唯实求真精神,积极回应解决群众关切的合理诉求。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要求,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确保财政支出持续向民生倾斜。
干出政府形象。强化法治思维,认真落实镇人大及主席团各项决议决定,及时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大力弘扬干字当头、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紧盯群众身边“急难愁盼”,持续提升民生诉求响应速度和办理效率。深入推进廉洁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持续正风肃纪反腐,树好忠诚干净形象。
各位代表,团结凝聚力量、实干创造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凝心聚力,勇毅前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奋力谱写宣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