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居),各相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挖掘农民增收潜力,培育农民增收新业态,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经研究决定,现将《2024年虹桥镇农民增收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落实。
2024年4月15日
2024年虹桥镇农民增收实施方案
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所在,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相关会议精神,促进全镇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生活富裕为目标,把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依托区位优势,多措并举、多头多路促进农民增收。
二、目标任务
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努力营造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环境、挖掘农民增收潜力,确保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上年增长8%以上。
三、增收路径
1.促进充分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1)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充分依托人社部门职工技能培训平台,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就业技能。产业片区所在村及周边各村要围绕造船、机械加工、绿色智能建筑、新一代智能交通和汽车零部件、临港制造等园区重点产业,组织有针对性的分级分类技能培训,着力培养一定数量的技术工,满足园区企业的用工需求,促进农民就业。各村(居)要进一步做好服务企业的工作,为企业发展营造优良环境,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本地就业机会,提高工资性收入。
(2)促进农民二次就业。积极为60周岁以上的半劳力创造二次就业机会。对于有一定技能的农民,可介绍到村内中小企业继续工作。有条件的村(居)要主动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发展农家乐、民宿、文旅康养等项目,吸收农村无技能的半劳力从事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每村至少为20位无技能半劳力提供就业岗位。各村(居)要认真摸排辖区内的服装加工、机械零件安装等手工制作企业,为群众在家中参与劳动提供便利,增加工资性收入。
(3)保障贫困农民就业。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力促进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稳步致富。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总体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的稳定性、延续性。各村要为低收入农户提供村庄环境“六位一体”长效管护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吸纳低收入农户中的半劳力务工。镇财政投入500多万元用于管护和人员的工资发放。通过介绍就业、吸纳低收入农户参加公益性岗位务工、政策兜底等多种方式,确保低收入农户有持续稳定的收入。
2.大力推动创业,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
(1)推动小微企业发展。坚持把创业作为富民之本,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各村(居)要鼓励农户发展小种养、小经营、小加工、电商、微商等庭院经济,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增收。鼓励能人返乡创业,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各村(居)要为返乡创业农民提供“一站式”、“一条龙”的服务,激发返乡创业农民的积极性。
(2)培育新兴产业。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以生态精品农业为主线,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积极流转土地,向土地要收益,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绿色安全”的生态精品农业,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当年被评为泰兴市级、泰州市级、省级、国家级示范家庭农场或合作社的分别补助2000元、5000元、1万元、2万元。
(3)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发挥虹桥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片区打造为抓手,强化农耕体验活动创意,打造休闲观光农业特色的村庄和线路。依托三香果业、梅园果业、天茂果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旅游+采摘”,发展体验农业、生态民宿等乡村旅游。对新认定的市级以上休闲观光类农业示范村奖励1万元/个村。
(4)培育地方特色美食。大力发展毗芦猪爪、新市复烧饼、涌兴益民辣酱等地方传统特色产品,加大宣传力度,培植产业联盟,吸纳创业就业人员50人以上。把农产品开发列为刚性任务,积极创建特色品牌,将“江泰虹”、“泰六圩”等优质稻米推向辖区内企业,提高本地特色产品的市场占有额,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3.深化农村改革,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1)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好土地二轮承包到期延包工作,规范有序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推进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农户资格权、宅基地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三桥村以毛家圩生态景观为核心区,有序推进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初步实现了“存量盘活、资源激活、经济带活”的目标,已经统一收储盘活闲置民房12户,总建筑面积将近2000平方米,村集体每年增收24万元,带动26名群众就近就业。公殿村打造了乡村度假产品——江畔·晓月露营基地。该项目已正式落地,将带动公殿文旅产业发展,助力虹桥文化旅游区启动实施,同时进一步激活周边村民内生动力,提升文旅行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带动村民增收增富。
(2)增加房屋租赁收入。园区所在村可引导农户将闲置农房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村委会要加强对出租房屋的安全管理和周边环境打造,进一步提高租赁收入。
四、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各村(居)要把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建立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目标,出台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分解目标任务,层层抓好落实,确保农民增收工作有序推进。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农民增收方案,指导村(居)制定农民增收措施,政法和社会事业局负责就业创业培训、举办乡村旅游节活动等,其他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才能有效地促进居民增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2.严格考核机制。明确村(居)党组织书记是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第一责任人。定期召开农民增收分析会,明确目标,分析形势,研究措施,改进工作。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把农民增收作为村(居)绩效管理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激发各村(居)促进农民增收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共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3.营造良好氛围。广泛宣传党委政府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举措,定期开展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情况督查。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主阵地作用,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大力推广勤劳致富、创业致富先进典型的经验做法,增强农民创业就业热情,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民增收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