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上午,首届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开幕式暨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泰州市主场活动在泰州市体育馆举行,泰兴市遴选了泰兴花鼓、泰兴杖头木偶戏、黄桥烧饼制作技艺、泰兴麻将雕刻技艺等1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了此次展览展销活动,文字、图片、展板、视频、现场制作、舞台展演、广场巡演等多样化的展览模式,全面展示了该市非遗保护的优秀成果,让更多的市民近距离接触和了解该市多样的非遗魅力和传世技艺。泰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红霞,副市长邵骅亲临开幕式现场,并到泰兴展示馆参观指导。
附:
▲泰兴花鼓
泰兴花鼓原是旧时泰兴农民艺人靠卖艺为生而产生的一种传统舞蹈,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泰兴花鼓以红灯、莲湘、竹板、镗锣等为道具,因主要道具为燃烛红灯,日夜都能表演,故又名“夜火灯”。泰兴花鼓边跳边唱,热烈欢快,感染力强,通常由6人表演,男女各半。舞蹈动作丰富多彩,尤以“颠三步”和“喜鹊登梅步”极为独特,是其他民族民间舞蹈中所没有的。
▲泰兴杖头木偶戏
泰兴杖头木偶戏,俗称“三根棒”,流传至今已有180余年历史。木偶全长0.36米至1.2米不等,部分木偶面部眼、耳、鼻、口可动,两手能持兵器、桨板、手帕、扇子等道具。杖头木偶戏表演讲究“三功”,即举功、捻功和步功,表演时还注重借鉴戏曲演员的水袖、碎步、亮相、鹞子翻身等程式。泰兴杖头木偶是雕刻艺术与操纵艺术的结合体,所存木偶均系祖传,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操纵灵活自如,表演夸张而富有美感,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泰兴说唱
鼓儿书源于古老的鼓词,是民间传说的曲艺形式。泰兴鼓儿书的音乐唱腔以民间小调、民歌为基础,一般为四句式,循环反复,曲调高亢,声情并茂,要求艺人口齿清楚,字字清晰,句句入耳,以唱代白。鼓儿书一般由两人演唱,一人敲鼓,一人敲锣。而以敲鼓人为主,一边敲着鼓点,一边放声歌唱,敲锣人只是应声附和,时不时地敲几下,以渲染气氛。
▲泰兴麻将雕刻技艺
泰兴麻将雕刻以手工雕刻为主,制作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原材料必须脱脂后开料制坯、滚角、刨光、雕刻、作色,根据不同的材质,雕刻采用人工抠空、铲挑、平雕等技艺。凡人物肖像、万寿图等特殊工艺麻将造型、作色都很复杂,成品要求表面光滑,字、画清晰,人物造型逼真。
▲泰兴砖雕
砖雕作为一种传统民间雕刻艺术,在泰兴地区,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泰兴砖雕经过磨砖、放样、过画、打磨、修补等复杂的工艺流程,将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艺术手法和精湛的雕刻技艺融为一体。泰兴砖雕采用民间喜闻乐见的内容,用借代、隐喻、比拟、谐音等艺术手法传达吉祥寓意,蕴藏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和民间习俗。
▲泰兴银杏木雕。
银杏木雕在泰兴的传承至少已有几百年历史。雕刻题材多为宗教信仰、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和吉祥如意的内容。雕刻工艺分为打粗坯、雕实坯、细雕、擦砂打磨、打蜡上光、配座的过程。泰兴银杏木雕造型美观,具有观赏价值、实用价值和商业价值。其与现代生活关系紧密,许多门匾、床、桌、椅、栏等都有银杏木雕的装饰。
▲泰兴藤编
泰兴藤编在明清两代达到鼎盛。泰兴藤编的原料为黄藤。因其韧性好、弹性好、透气性好、不宜虫蛀,编织成的工艺品柔软舒适,故成为席、榻、椅等坐卧用家具的优选材料。泰兴藤编的工艺流程为:磨光、锻造、泡水、定型、组架、编制、烧头、打磨、上色、上底油、再打磨、喷面油等十几道工序。藤编制品造型美观,艺术感强,具有很好的观赏、实用和收藏价值。
▲泰兴篾编
泰兴市新街镇曾盛产竹子,从事篾匠的手工艺人非常多,大多为家族和师徒传承。主要编制篮子、筛子、竹椅、凉席等生活用品,经久耐用,舒适凉爽。泰兴篾编艺人与时俱进,用精湛的竹编技艺,编织精美的书画艺术品,别有风味,具有传统民族文化特色,是极佳的工艺装饰品和艺术收藏品,是民间文艺的瑰宝。
▲黄桥烧饼制作技艺
黄桥烧饼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黄桥相传近千年的美食。它的主要原料是面粉、猪油、花生油、芝麻。黄桥烧饼制作工艺比较独特,主要流程为发酵、擦酥、包馅、压制、撒芝麻、烘烤,从揣酵(和面)开始就很讲究,兑碱也要因时而定。馅和酥分别用猪油和花生油拌面粉擦酥,贴在特制的桶炉中烤熟。烧饼出炉,不焦不糊,不油不腻,形、色、香、味俱佳。
▲黄桥卤菜制作技艺
黄桥卤菜又名黄桥烧腊,起源于北宋年间,尤以老汁猪头肉、五香兔儿头、烧腊雀儿烧腊鸡、卤香猪蹄炸鱼浇、炸鸡柳等卤菜声名远扬,传承至今,自成体系。制作黄桥卤菜的关键是熬制老汁汤,其最大的特点便是“老”。选用30多种名贵中药和香料配制调味包,天天煮,天天加,天天熬,四季不停,独门秘制的老汁汤已传承130多年,其状如果冻,其色似玛瑙,流出“百年老汁千年酒,皆属世间所罕有”的佳话。
▲宣堡小馄饨的制作技艺
宣堡小馄饨因产于古镇宣堡而得名。制作宣堡小馄饨的材料为:面粉、鲜肉、酱油、白胡椒、小米葱、花油渣。生产工艺流程为:制皮、制馅、包馅、下汤锅、出锅。其中,制皮最为关键,也是最具特色。需选用上好的面粉,且巧用干淀粉,边撒干淀粉边擀制,制成薄似宣纸、几近透明的皮子,点火就燃,令人称绝。宣堡小馄饨因其形状轻盈小巧、皮薄馅嫩、鲜香诱人、余味香醇,迥异于普通大馄饨而受到食客青睐。
▲刘陈猪四宝
刘陈猪四宝,即猪耳朵、猪尾巴、猪舌头,还有猪唇,系泰兴的地方美食,它的美味于民间早就声誉鹊起,是道久负盛名的淮扬名菜。“猪四宝”的制作包括采购、清洗、焯水、腌制、蒸煮、拆骨、包装、高温杀菌等一整套严格的工艺流程。猪四宝性平,味甘咸,具有补虚、滋阴、养血、润燥的功效,它还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质和必要的脂肪酸,同时也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成为众人喜爱的滋补食品。
新闻背景:泰兴现有非遗代表性项目31个,其中省级4个,泰州市级11个,泰兴级16个;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1人,省级2个,泰州市级10人,泰兴级9个;建成传习所2个,非遗馆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