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社会和谐稳定根基,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风险消除于萌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河失镇以“前哨”之姿主动介入矛盾纠纷调解,凭借“网格化”务实举措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为乡村发展注入“稳定动能”。
上午的河失镇夏港村庄河整治现场,村干部正细致查看工程整治点位。这条紧邻村民生活区的庄河,曾因扒坡种植问题突出,出现岸坡坍塌、生活污水直排入河的情况,环境状况不佳。
“以前这条河环境很差,河道坑洼,常年缺水,水草还疯长。现在整治后环境美观多了,晚上大家都能来这儿散步休闲,我们都很满意。”夏港村村民赵朋对庄河的变化赞不绝口。
在“和美乡村”建设推进中,夏港村聚焦群众工作,通过排查矛盾,收集意见建议,将“生态治水”列为重点任务,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村网格员与“民间河长”对河沟开展全面摸排,梳理形成整治清单;同时积极对接河两岸村民,规划施工机械进场路线,清理河道周边树木杂草,为施工顺利开展扫清障碍。
“这个整治项目涉及夏港村东路、西路两个片区,村两委会专门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各片区片长逐户上门做工作,让大家认识到项目的重要性,最终所有村民签字同意后才启动施工。”夏港村党总支书记钱正华介绍,下一步还将推进道路修复、河坡护栏安装及绿化种植工作,预计10月底全部完工。
矛盾化解不仅改善乡村风气,更为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环境。在赵杜村,村网格员常为螃蟹养殖户送去“网格知情卡”,细致讲解蟹塘承包、安全养殖相关法律法规。
“我们合作社在这里有250亩养殖面积,村里特别给力,不管是水、电保障,还是用工问题,都会及时帮忙协调解决,现在蟹塘产量稳定,每亩能产200来斤。”市福坤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忠华说道。
赵杜村现有8名稻麦种植大户、5位蟹塘承包户,过去每到夏季用水用电高峰期,种养殖户常因争抢资源产生矛盾。村网格员通过深入走访,精准掌握各经营主体需求,组织协商会商后制定“赵杜村种养殖管理服务办法”,引导大家依规合理分配资源,成功化解多年积弊。
“以前曾有养殖户和种植户因资源分配问题闹到要打官司,我们村两委会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耐心调解最终化解矛盾。现在养殖大户能安心经营,其他种植户也认可村两委的工作。”赵杜村党总支书记李新忠介绍,目前全村1700多亩种养殖用地中,1600多亩已完成流转,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长,现已达60多万元。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网格化治理将各项工作拧成“一股劲”,既提升工作效率,更夯实乡村振兴的和谐根基。今年以来,河失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通过岗位人员巡查、网格员走访等方式,推行实时化、零距离服务,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累计解决群众“关键小事”82件,急难愁盼问题31个,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与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