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在张桥镇东联村整洁的道路上,草木清香拂面而来,一幅和美乡村画卷尽展眼前。然而谁能想到,这个距离城区仅一公里的近郊村,两年前集体经济还在张桥镇垫底,一度陷入“捧着金饭碗讨饭”的窘境。
“村集体没钱,为百姓办事就是空谈。”村党总支书记陈忠武坦言当初的焦虑。转机始于村两委以“借鸡生蛋”“养鸡生蛋”“引鸡生蛋”三重思维激活沉睡资源的大胆探索。
“借鸡生蛋”——巧用权属,盘活闲置土地
面对一片归属市水务局的闲置厂房,陈忠武带领村两委迎难而上。在承包方债务缠身、合同未到期的情况下,经反复协调成功收回土地。拆除1500平方米危房后,新建2800平方米仓储用房,引入泰兴玖赐服装有限公司。
“村里帮我们解决了场地和招工难题,”公司总经理严俊感慨,“今年经营形势比去年还要好。”仅此一项,村集体年增租金30万元,带动5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
“养鸡生蛋”——消解矛盾,唤醒沉睡资产
原印庄村2001年并入东联村后,其破败不堪的老厂房因权属纠纷长期闲置。“老百姓有顾虑,觉得资产‘白给’了大村。”村民印长生道出心结。村党总支副书记张辉请来有威望的老干部,一同逐户上门做思想工作,历经两个月化解心结。
如今,招引企业入驻后,老厂房焕发新生,年增集体收入15万元,20多位村民实现就业。“环境好了,收入增了,路也修得平整了!”印长生满是欣慰。
“引鸡生蛋”——筑巢引凤,赋能现代农业
村集体创新思路,流转500亩土地自主经营,并引进种植大户魏利指导生产。面对阴雨天气可能导致的粮食霉变风险,村集体利用闲置农业设施用地争取项目资金,新建2500平方米烘干房,配备9台30吨烘干设备。“粮食及时烘干,才能卖上好价钱。”魏利深有感触。这一项目预计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
从资源困局到发展破局,东联村的实践揭示了一条朴素真理:资源之困,根在思维之困;后进突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真情倾听民意、真心盘活资源、真干赢得民心,正是东联逆袭的核心密码。
“在无中生有中做文章,在整合资源中找出路。”陈忠武表示,去年村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今年正向150万元目标迈进。东联村的三重思维“致富经”,正为强村富民写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