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广陵镇的一处蔬菜大棚内,种植大户郎金龙通过自动浇灌系统为意大利生菜补水。这批新品种生菜由市织梦蔬菜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提供,口感脆嫩、可生食,市场需求旺盛,合作社已提前将其纳入4月下旬的“收菜清单”。
“2019年刚到泰兴创业时,因不熟悉市场,蔬菜一度滞销。”郎金龙回忆道,“后来结识费琳琳理事长,她帮我打开了销路。现在合作社负责市场拓展,我们专注种植管理,每亩年产量稳定在4000斤,农场60多亩地全无后顾之忧。”
织梦合作社已吸纳近50家蔬菜种植类家庭农场入社,并与200多户菜农深度合作。通过提供良种、良技、良机,合作社帮助中小种植户提升产量、拓宽销路,实现全产业链服务。理事长费琳琳表示:“我们为农户提供从种子到收购的‘一条龙’服务,推广‘大棚王’等机械化设备,并联合科研院所引进科技化种植技术,让农户收入和效率双提升。”
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离不开“内力修为”。针对蔬菜产业面临的“天气”与“市场”两大风险,织梦合作社积极探索应对之策。
“天气风险难以避免,但可通过优化大棚材料和农业保险来降低损失。”费琳琳介绍,“市场端则以需求为导向,避免盲目跟风种植。我们根据商超需求,将原包装毛菜升级为精包装标称克重产品,提升附加值,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合作社的壮大为产业注入活力,也为小农户提供了就业机会。73岁的黄彐芳将土地流转后,被合作社吸纳务工,每月增收两三千元。“在家门口干活,既能拿流转费,又能赚工资,生活更舒心。”她笑着说。
目前,织梦合作社已形成订单种植、全产业链服务的模式,拥有三条蔬菜分拣线和精包装流水线,物流覆盖长三角地区,冷链车达数十辆,日均出货量超百吨。
织梦合作社从单品销售,有什么卖什么,被动应对市场,到现在主动把握市场节奏,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发展方向,稳稳走好每一步。
织梦合作社的变化体现了全市蔬菜产业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市通过稳固土地关系、精准组织融合、紧密联农带农等措施,持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推动农业服务向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迈进。截至目前,已培育家庭农场1698个、农民合作社595家,其中省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72个、示范合作社32家。
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强“新农人”队伍建设,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支持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订单带动、服务带动、股份合作等方式,让农民共享产业增值收益。力争到2025年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6万元,增幅达7%以上。
“农业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费琳琳感慨道,“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红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未来,我们将继续紧跟大方向,为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