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泰兴新闻

从“各自管”到“合力治” ,我市积极探索跨界河湖治理新路径

发布日期:2025-09-28 09:41 信息来源:泰兴市融媒体中心 访问次数:

跨界河流因涉及多市多县多镇多村,常面临管辖不明、规则不清、责任模糊问题,上下游、左右岸、水上水下相互推诿,导致河流生态、防洪、灌溉等功能弱化。为此,我市创新搭建“河湖跨区域共保联治”机制,通过“联定目标、联合巡查、联合会商、联合验收”,探索出跨界河湖联合治理的有效路径。

上午,分界镇沿界村河道管护队冒雨打捞河道漂浮物、清理渔网鱼簖。该河既是如泰界河支流,也是分界镇沿界村与如皋市搬经镇芹界村的界河。过去因管护权责不清,常出现生活垃圾乱堆乱排、水面漂浮物爆发,拉低如泰界河管护水平。依托两地河长制议事协调机制,经多轮走访调查,双方确立“小界河分南北管理,如泰界河分东西管理”原则,明确管护责任。“这一段由我们打捞,分两段弄才能干净,你捞一边、他捞一边清不彻底。沿界村和芹界村每半个月打捞一次,镇上每十天或一个星期下来检查一次。”分界镇沿界村河道管护队周开忠说。

26-602.jpg

此外,分界镇与搬经镇就如泰界河联合管护达成共识,约定时间地点、联合编组开展步巡车巡,以河面清洁、河岸整洁、河道顺畅为目标,记录上报跨界河道治理共性问题。“两地已开展联合管护行动6次,清理渔网鱼簖11处。接下来会继续协作,营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分界镇水利站副站长陈宇斌表示。

我市17个乡镇街道间还有不少“内界河”,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老虾子港位于河失镇和姚王街道交界处,横跨河失镇元仙村、姚王街道新星村、姚岱村。此前三村协商采取“隔年值班”管护模式,效果不佳。今年经乡镇、村居协商,综合考虑管护与经济成本,决定由新星村实施老虾子港全线管护。“从去年开始,经3个村协调,整个河面由新星村管护,我们两个村负责协调矛盾,新星村通过养鱼受益,目前河面清洁、河道管理都很好。”河失镇元仙村党总支副书记蒋美华说。

26-603.jpg

我市打破“边界壁垒”,深化“河长+”协同共管机制,联合相关部门、毗邻市县区河长共同巡河,推动河道管护效率提升,让跨界水域从“无人治”变“实名制”、从“都不管”变“共同管”。“我们与靖江、高港、姜堰、海安、如皋签订跨界水域协同治理框架协议,构建联合会商、联合巡查、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机制,明确责任主体、主要目标、协作方式、管护措施,形成治理新合力,破解跨界水域治理难题。”市河长制综合协调中心主任戴勇表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