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基本发展途径,是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经营方式,近年来,我市以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目标,以服务带动规模经营快速发展,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日前,在广陵镇顾亚军家庭农场,日烘干200吨的谷物烘干房正在改造升级,据了解,顾亚军6年之前就开始为附近的农户提供农业服务。顾亚军告诉记者:“以前我们服务的只有乡镇周边的几个大户,现在,曲霞、珊瑚、黄桥那一带也有大户找我们烘干、加工,原来我们一天烘干量只有100多吨,烘干房改造升级后,现在烘干量能达到200吨,可以辐射更多的乡镇,为更多的大户提供服务。”
在广陵镇耕种的农户何相林认识顾亚军已经五年了,每到农忙的时候,他都会到顾亚军处寻求帮助。何相林介绍:“和顾总合作后,插秧机也好,拖拉机也好,收割机也好,我们有什么需要就找顾总,他会抽机器给我们,无论稻子、麦子都到他那边烘干,他帮我们销售。”
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随着服务范围扩大,顾亚军的收入也显著增长。从最初的年收入10万元,到去年仅服务其他农户就收入60万元,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广陵镇张拾村后备干部张翔宇说:“近年来,我村聚焦于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一方面整合全村资源,积极与各个农户沟通,消除他们的沟通壁垒,让他们互相交流,互帮互助,共享先进的农机与农技;另一方面,我们做好解读政策,为广大农户申请更质优的惠农政策,减轻他们的负担。”
在市农科所蔬菜苗培育大棚,滨江镇的农户叶元丰早早地来到大棚内挑选辣椒苗。他告诉记者:“最多的时候,一株辣椒苗可以结六七十个辣椒。”
市农科所的育苗基地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市农科所一方面加强实验研究,筛选一批新的品种,选育一些产量高、抗性强的品种,另一方面,加强与省农科院合作,共同培育新的高产优质品种,形成更大面积的生产服务。市农科所蔬菜室主任蔡志林表示:“最近几年每年销售都在10万苗左右,服务的就是附近的乡镇,黄桥南沙那边都有人来买。现在育的品种都是最新的,并且这些都是我们经过试种以后适应大面积种植的品种,老百姓认可度比较高。”
市农科所持续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定期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向农民传授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并派遣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提供实地指导,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建立示范基地,展示新品种和新技术,组织现场观摩会推广成功经验。同时,与高校、企业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农户。市农科所副主任栾春荣介绍:“为进一步服务农业生产,服务地方经济,我们今年申报了江苏省区域性农业服务中心,将来通过智能化的农业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服务地方农业经济。”
今年,我市将结合产业发展规模、区域特色,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分片建设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2个,逐步形成覆盖全市、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及全程托管服务,确保全年服务面积超43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