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泰兴新闻

新四军后代捐赠日军军刀——珍藏84年的日军侵华铁证将首次展出

发布日期:2025-07-04 10:13 信息来源:泰兴市融媒体中心 访问次数:

“我们将父亲在抗战年代缴获的日军军刀捐献给国家,是为了警示教育下一代勿忘历史!”近日,市民尹剑夫、尹愚夫代表全家将父亲尹之本亲手缴获的日军军刀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这把珍藏84年的军刀,作为日军侵华铁证将于今年9月公开展出,成为教育年轻人勿忘历史的又一重要物证。

这把日军军刀长约90厘米,是尹之本1941年在如皋高明庄战斗中击杀一日军军官后缴获的。“这把刀是全家的共同遗产。我家共有兄弟姐妹四人,老大尹剑夫,老二尹新夫,姐姐尹永生,我最小。”72岁的尹愚夫,原是泰州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主任,他告诉记者,作为新四军老战士的后代,全家人都希望让这份遗产发挥更大作用,所以一致决定将它捐赠给纪念馆。

尹之本,1923年出生于泰兴县古溪区尹家垛。大革命时期,其家就成为三泰地区共产党创始人沈毅的一个联络点。1941年10月,年仅18岁的尹之本加入新四军如西县游击队,18天后即在古溪曹家庄伏击战中缴获3支步枪、活捉4名伪军。同年,高明庄战斗中,尹之本设计用树枝顶军帽插到坟堆上,迷惑敌军,与敌周旋一个多小时,配合主力部队歼敌300余人,并亲手击毙一日军军官,缴获军刀一把。

尹愚夫告诉记者:“父亲的一生堪称传奇,他参加新四军后,曾在如皋、海门等地开展游击战,先后任如西县芦港区区队文书、排长、指导员,新四军如西独立团二连连长,新四军苏中军区三分区、四分区武工队长等职。在如西县游击队时,他因作战勇猛获颁战利品日本军刀、日本军毯及昭和十四式手枪。”

苏中抗战反“清乡”期间,尹之本率领他的武工队驰骋于靖江、泰兴、如皋、海门等地,他利用中秋假意送月饼慰劳日军,端掉日军在海门双余镇据点,击毙5名日军;一夜铲除如西9名伪维持会长,缴获机关枪、掷弹筒等多件武器。解放战争时期,尹之本因伤转到地方工作,先后担任尹垛乡长、黄桥区政府秘书、区长等职,两次获颁支前有功奖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尹之本先后担任泰兴县文化科长、气象科长、扬州气象台台长、泰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党校副校长、城西区长等职,获“气象标兵”“文化标兵”“农业劳模”等荣誉称号。他离休后撰写《风雨人生》《红十四军的成功与失败》,留存了关于苏中地区民主革命的珍贵史料。

经纪念馆文物征集人员鉴定,尹家捐赠的这把军刀,系日本一家专门生产陆海军军刀的店铺“寿屋”制造,样式符合抗战时期日本军曹配刀特征,是现存极少数能精确追溯至具体战斗的日军实物罪证,且有明确的缴获时间、地点、人物等历史背景,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每件战利品都是会说话的教科书。”纪念馆征集部工作人员蒋俊介绍,该军刀将成为馆内又一重要实物史料。

尹愚夫的好友、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孙宅巍评价:“这种来自战场一线的物证,比教科书更有震撼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