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泰兴经济开发区医院,前来就医问诊的市民扫码后拉开智能便利柜,熟练地取出选择的饮料。这样常见的消费场景,是滨江镇殷石村以市场经济思维促进村集体增收的新做法。随着城乡区划调整,殷石村整村改制拆迁。面对无产权、无地块、无村民的“三无”现状,该村利用村集体资金投资5台智能便利柜,经过对接协商,安装在社区服务中心、开发区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全年扣除人员运营、电费等支出外,每台便利柜可以增收5万元左右,而且柜子使用年份长久,可以说“一次投入,长期受益”。
前来就医的市民樊诗奕表示:“这个便利柜非常方便,直接扫码拿饮料,不需要专门跑到便利店去。”
聚焦强村富民这一中心任务,我市始终把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村居开动脑筋,创新实践致富新路径,切实让共同富裕可感可及。
以“优先服务”切入,赢得市场先机。在古溪镇顾庄村,新鲜多汁的甜瓜今年迎来大丰收,眼前这300多亩的现代化联栋甜瓜大棚,亩产在3000斤左右,是村两委班子外出招商引来的“金凤凰”。
古溪镇顾庄村党总支书记顾建国回忆道:“在外地考察时,正好遇到徐老板,他急需土地种植高效农业。经多次洽谈,我们承诺,只要他到我们这边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找我们就对了。”当时,村里排水设施不到位,顾建国迅速组织挖掘机,将排水设施全部完善;有些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小的矛盾纠纷,也通过村两委的积极协调得以圆满解决。
顾庄村高效的办事效率和诚挚的承诺,让种植大户徐响明安心地将所有生产资料搬迁到顾庄。村集体和大户携手从零开始,逐步培育壮大甜瓜种植产业。
顾建国介绍:“目前,我们解决了村里大概四五十个年纪较大的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他们一天能挣七八十块钱,给村集体带来的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
毛豆种植是我市的传统优势种植产业。在新街镇夏徐村千亩联农富农基地,整齐排列的大棚里呈现出一片丰收的繁忙景象。农户们正忙着采摘、打包和装运各类蔬果。
据了解,该基地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投资建设,15名本地农民成为大棚种植业主。每个大棚每季能产出约1吨各类蔬果,产品不仅供应园区深加工,还畅销省内外。
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兴盛”,今年,我市强化利益联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持续拓展丰富综合服务型、资产运营型、生产经营型、产业带动型、村企联动型“五种类型”发展模式,盘活利用好村集体闲置资产,鼓励发展中介服务、开展社会化服务等,力争全市村级集体经营性总收入超4.4亿元,其中10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