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泰兴新闻

企业向“新”而行 制造业“聚智蝶变”

发布日期:2024-12-09 16:55 信息来源:泰兴市融媒体中心 访问次数:

  工业机械臂在生产线上忙碌不停,AGV/RGV自动导向精准送货,人工智能系统把牢“质量关”,数字孪生生产流程……电池制造有多智慧?在长虹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记者可谓“大开眼界”。见多了智能机器人,企业的智能立体仓库则更吸引记者的目光:立体库内,自动出入货不用人;AGV智能搬运机器人,按照地上的二维码,就可以送到指定位置。

  从“传统生产”到“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业在转型变革中变得更聪明更智慧。“立体仓库作为现代仓储技术的集大成者,正逐渐成为我们企业实现仓储管理智能化的重要手段。这类仓库通过集成先进的自动化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货物存储、检索、搬运和管理的全过程自动化与智能化,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效益提升。”长虹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管理库工站长王亮介绍,公司1700多个库位的立体库,采用了全自动的商品扫描系统,能实现商品的自动识别和自动出入库,现在只需要6台AGV车和1名工作人员。

  长虹三杰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致力于高端锂电池的开发和应用,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工具等新能源领域。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和产业升级压力,长虹三杰坚持做深做透高倍率锂电应用细分市场的发展定位,围绕技术创新、5G技术应用、产品升级等关键领域,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全自动化生产设备,成功自主研发出从投料到成品堆码的智能化高速生产线,锂电生产线从最初的1条扩增到如今的8条,产能从创业初期的1.25亿Ah发展到现在的13.8亿Ah,产值从创业初期的1.5亿元发展到现在的20亿元,已然成为全国动力电池细分领域中领先的新能源生产企业。

  以数字信息技术赋能工业制造环节是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赛道,这其中,智改数转网联是重点,也是亟待攻克的难点。“在加快智能生产线投入使用的背后,我们还加大了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协同平台的应用,以适应锂电池生产的复杂需求。”长虹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IT科科长陈旭告诉记者,平台融合了边缘计算、工业大数据和工业APP开发等多项技术,涵盖了设备管理、研发设计、运营管理、生产执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协同、产品销售策略等,通过ERP、MES、CRM等软件系统的集成,为生产和经营管理提供了全面的信息化支持,初步显现数字化转型的成效。

  技改提能、智造焕新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必答题”。眼下,我市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扛起“智改数转网联”大旗,在技术、设备、生产线等领域不断突破,把握智能化改造机遇,抢抓数字化转型风口,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一批批优秀企业、项目、平台竞相涌现,一个个成功案例、创新成果、科技突破遍地开花。

  润泰化学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销售环保型水性涂料成膜助剂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坚持走技术创新道路,不断探索研究前沿技术,自主研发的十二碳醇酯全连续生产工艺,突破了国际主流的“异丁醛半连续合成+精馏生产”生产工艺,实现从投料到出料全部无人化生产。去年7月,公司全流程管控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启用,平台向下连接生产车间、智能装备,向上支撑起面向全厂生产操控管控、安全能耗和经营决策的智能应用群,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的数据采集和集成,成为工厂高效运行的数据底座和数智引擎。

  我市现有35个工业门类、7600多家制造业企业,产业基础扎实、特色明显。近年来,我市把“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作为实施数字经济战略、竞逐产业发展新赛道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举措,实施《泰兴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 年)》,出台“智改数转”若干政策,聚焦六大特色产业,大力实施精准服务对接、分类推进实施、协同创新提升“三大工程”,统筹推进“九项行动”,推动“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创成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2个、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3个,省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智慧江苏重点工程项目1个、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11家、省智能工厂3家、省5G工厂1家、省智能车间54个,全部位居泰州市第一方阵。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融入生产、管理和运营各个环节,企业产值翻倍、用工减少,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辟出一条创新引领、高效协同的道路。”市工信局副局长蔡云富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为在新起点上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我市将以智改、数转、网联“三大行动”为抓手,聚焦数智赋能高质量发展,聚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争创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和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加速向新型工业化迈进,推动泰兴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做示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