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黄桥镇严徐村试验养殖的豆丹陆续上市,这种外表形似毛毛虫的小东西,不仅是营养丰富的餐桌美食,而且效益可观,为严徐村蹚出一条增收新路子。
夏日夜晚的严徐村,微风伴随着阵阵豆香,枝繁叶茂的黄豆一棵棵紧挨着,田头眺望,阵阵蓝光或隐或现,20多个村民头戴荧光灯穿梭在植株之间,娴熟地采摘着柔嫩饱满的豆丹。
“白天温度高,豆丹躲在叶子下面不出来,晚上气温凉快些,豆丹会出来吃叶子,用紫外线灯照上去,它的身体就会发亮,抓起来很方便。”市泰连家庭农场负责人时良桂边采摘豆丹边向记者介绍,采摘的豆丹都要送到连云港那边的批发市场,现在价格是在21—25元每斤,春季的时候,豆虫的价格较高,在100元多每斤,对农场未来的发展还是很有信心的。
豆丹是豆天蛾的幼虫,外表形似毛毛虫,肉质鲜美,含有较高的蛋白质、钙、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营养因子,成为餐桌上喜闻乐见的美食,在苏南苏北等地区有较大的市场。
今年,严徐村整合土地资源,与市泰连家庭农场签订合作协议,农场流转土地200亩,村集体流转土地50亩,探索大豆套养豆丹,构建了集豆丹养殖、销售稳定经营模式,形成村集体、企业、农户三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严徐村党总支书记徐献红介绍,豆丹 25天成熟上市,毛收入在3000元一亩。加上后期大豆上市,能达到800 元一亩田。算下来,每亩田最大效益达到3800元,去除成本,亩均净效益能达到2000元左右。
豆丹养殖项目既得豆,又卖虫,成为村民增收的“黄金虫”。目前豆丹相继成熟,亩产量在150-200斤左右,每晚采收达1000斤左右,也带动了村民的增收。
“我已经连续多天在这里采摘豆丹了,每小时10块钱。”严徐村村民顾秀兰告诉记者,农忙时到田里来帮忙,农闲时在村里做些零工,同时自家农田出租还有一笔收入,不出村就能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