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尽管室外气温低至零下,但在古溪镇顾庄村双圩五组的韭菜大棚内,却是一片温暖如春、生机勃勃的景象。村民们热火朝天地收割着韭菜,大棚内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村民徐小娟一边熟练地割着韭菜,一边赞叹道:“这韭菜割起来真方便,地里平平整整,韭菜绿油油的,没有黄叶,卖相特别好。”大棚内,村民们忙碌地装筐、过磅、装车,整个现场井然有序,繁忙而高效。
正在带班劳动的顾云涌告诉记者,韭菜种植需要科学管理,把握其生长周期,合理施肥,才能确保长势良好,避免死棵黄叶,提高产量。“今天有本地和南通蔬菜配送中心的两辆货车等着装货,预计出货1万斤韭菜。”顾云涌说。
顾庄村双圩五组的韭菜园占地200亩。这片土地原来是挖河时堆积废土的荒废地,经过村民们多年的搬运复垦,已变成一片良田。为了增加村民收入,顾庄村将此地块对外招标,引入高效农业和特种种植。王玉平作为承包人,决定以韭菜生产为主,不仅为村民提供了每亩400元的额外收入,还大量雇用本村老弱者参与韭菜收割,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
顾庄村党总支书记顾建国介绍:“一亩地韭菜每批次可收割4500斤,按每斤2.2元的平均价格计算,每批次每亩可收入9000元,其中大部分用于支付村民工资。”顾建国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年按照八批次收获计算,每亩地一年可生产韭菜36000斤,毛收入达6万元以上,其中4万元为村民劳动收入。仅此一项,村民每年就可获得数百万元的劳动收入。王玉平说:“在顾庄村承包土地种植韭菜,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我们的工作不仅有村干部的大力支持,而且村民们的素质高、劳动积极性强。接下来,我将联合其他老板,争取在来年再扩大200亩种植面积,共同推动顾庄村的韭菜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