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网站发展指引的通知》(国办发〔2017〕47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政府网站有序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7〕96号)、《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政府网站规范管理的通知》(泰政传发〔2017〕100号)等文件的要求,坚持“分级分类、问题导向、利企便民、开放创新、集约节约”的基本原则,适应互联网发展变化,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府信息公开完成情况
1.主动公开完成情况。今年以来,我市稳步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主动公开各项政府信息。建立了重大决策前在政府网站预公开的体制,在涉及到重大民生决策事项前,在政府网站进行民意调查,邀请政协、人大等各方代表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各项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持续公开,定期公开年度重点工作,尤其在紧紧围绕行政权力公开运行、财政资金使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公共监管等重点领域做好信息公开工作。2017年我市政府网站上主动公开的工作动态、机构、人事、财政、计划、总结等各类信息6817条。接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68件,受理268件,答复260件。
(一)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方面。2017年,全市重点领域公开302条信息,其中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120条、城乡建设管理信息公开57条、环保信息公开40条、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40条、产品质量信息公开45条。
(二)开展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方面。一是明确解读范围。要求以市人民政府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的规范性文件,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印发或联合印发的规范性文件,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切身利益、重大公共利益、需广泛知晓的重要政策文件,必须及时进行解读。二是规范解读程序。坚持“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由起草部门负责解读;多部门联合发文的,由牵头部门负责解读。重要政策解读要与政策制定同步考虑、同步安排、同步推进,市政府各部门在报送拟制发规范性文件、重要政策文件时,应一并报送解读方案,解读方案一般包括解读提纲、解读形式、解读途径、解读时间等。2017年,共进行26次文件解读。三是积极释疑解惑。围绕政府重点工作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政府网站在线访谈工作。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均通过政府网站领导信箱、网络问政、网上调查等方式,接受公众建言献策和情况反映,征集公众意见建议。同时积极探索利用政务微博等新媒体的互动功能,及时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2017年,12345·政风行风热线平台办理群众诉求8.4万余件,办结率100%,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树立服务型政府的良好形象。及时收集公众有疑虑且关注度高的网络舆情,共编发《要情快报》315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571件,为消除公众疑虑、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四是切实做好上级政府网站内容保障工作。2017年,泰州市政府网站采用我市信息269条(其中动态类信息222条,公示公告47条);我市向省政府网站报送信息169条,被采用信息55条,均完成泰州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2.依申请公开完成情况。8月31日,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办理流程,统一文书制作,强化监督检查。9月15日,举办各乡镇、市各有关部门办公室主任和具体工作人员参加的培训活动,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如何审查依申请公开;二是如何规范工作流程;三是如何制作答复文书。同时实行工作机构公示制度,要求各乡镇、市各有关部门落实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人员信息一览表在市政府政府网站首页公示,以方便群众申请、查询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有关事项。接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68件,受理268件,答复260件。
3.内容保障完成情况。切实做好政府网站责任栏目的维护和内容更新工作,力求及时准确上传信息。截至9月19日,泰州市政府网站采用我市信息269条(其中动态类信息222条,公示公告47条);我市向省政府网站报送信息169条,被采用信息55条,均完成泰州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4.平台建设完成情况。切实做好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江苏省泰兴经济开发区、黄桥镇人民政府、泰兴市城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泰兴市国土资源网、泰兴环境信息网等五家网站全部关闭,迁移到位。截至目前,我市在国务院开普云系统申请关停44家县级以下政府网站,对关停的网站的注册标识、证书信息进行注销;对未到期的域名,删除DNS解析信息。优化信息公开平台和目录建设,确保内容更新及时、信息链接有效。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完成情况
1.互联网门户分厅和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完成情况。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已顺利完成。截至5月中旬,电子政务外网已延伸到我市所有行政村(居)、乡镇和部门,并与泰州市实现互联互通。5月底,“网上政务服务大厅”(江苏政务服务网旗舰店门户)和政务服务管理平台(行政权力运行系统)完成初步开发,并按照要求部署(安装)到泰州市政府电子政务中心服务器, 8月1日管理平台试运行。9月1日,管理平台正式运行。8月18日,江苏政务服务网泰州旗舰店泰兴分店率先上线运行,8月29日,我市又举行了江苏政务服务网泰兴旗舰店操作业务培训活动,至9月5日,在线申办链接地址变更和单点登录等工作基本修改到位,我市政务服务“一张网”的平台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2.平台基础数据维护完成情况。一是完成全市办事指南流程图维护。今年2月份,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完成43家部门权力事项运行办事指南流程图入库工作。2017年8月9日,根据泰州市政务办对我市政务服务“一张网”推进中部分办事指南流程图缺失现象,对排查出10家部门涉及的68项行政权力事项办事指南,参照先进地区办理流程规划,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完成办事指南的整改工作,有效流程图上传到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平台。二是完成行政权力“在线率”100%目标任务。针对全市行政权力在线率较低的突出问题,通过后台数据筛选,对涉及的20家部门权力事项进行梳理汇总,其中有291项行政权力事项需要进行数据维护,市编办、市政务办、市电子政务中心紧密协作,下发专门整改通知,绘制在线率整改流程指南,统一要求在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平台上,对291项行政权力事项有效外网受理地址设置为江苏政务服务网泰州市统一外网预受理平台地址,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三是完成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的梳理、审核及录入工作。2017年5月份,我市启动了“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根据“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近期先后公布两批全市“不见面和见一次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清单共涉及26家部门739项权力事项。泰兴旗舰店建设工作启动后,及时在旗舰店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版块开展事项录入工作,按照单点登录设置的不见面次数要求,739项“不见面或见一次面”审批服务事项已经全部录入行政服务事项管理平台,旗舰店前台展示出201项全程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
3.监督监察完成情况。我市政务服务网建设进度符合省、市要求,政务服务在线办理,办理过程规范,结果正常。
三、体制机制建设完成情况
1.组织领导完成情况。我市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工作部署,并把此项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改进工作作风,促进依法行政,服务基层群众的重要举措来抓。适时调整市政府办公室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人员,配强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强化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督促、指导力度。
2.制度建设完成情况。先后制定了《泰兴市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备案制度》、《泰兴市政府网站信息发布审核制度》、《泰兴市政府办公室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泰兴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和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报送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使政府网站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规范,畅通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渠道,提供优质便民服务。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督查调研。坚持把政府信息公开纳入部门乡镇绩效目标管理,及时督促检查;继续开展常态考核检查和不定期调研,实时动态掌握各乡镇及相关部门信息公开执行情况,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健全政策解读机制,重大政策文件的解读材料于文件公开后3个工作日内发布,主要负责人至少实施3次政策解读。
3.培训宣传完成情况。我市把政务公开列入公务员、领导干部培训科目,通过文件和培训会等多种形式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队伍培训,切实提高工作水平。2017年,我市开展了3次政务公开工作人员培训活动。注意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栏、电视广播、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拓展多渠道公开。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系统对接缺乏整体性。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部门较多,要求所有部门的权力事项纳入同一个系统运行,根据调研情况,市市场监管局(原工商局、食药监局、质检)、国土、住建、文广新等具有大量审批权限的部门大都具有系统专网(多属省级或者国家级),端口对接县市级权限较小,基层对于如何将部门专网整合到省政务服务网难度较大,数据融合比较困难。
建议上级部门自上而下进行系统对接。部门条线专网一般都是自上而下建成,专网的大部分权限在上级部门,一般为省和国家级,因此,为进一步推动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真正实现互联互通,建议省级部门统一对条线部门专网进行对接,开放数据端口,对数据实施权限内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