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泰兴新闻

让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

发布日期:2025-03-12 09:56 信息来源:泰兴市融媒体中心 访问次数:

日前,记者来到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老师正在耐心为孩子们讲解日常生活知识。孩子们围坐在桌前,努力地理解老师所传授的知识。

李阿姨的孩子就是其中之一,自2021年李阿姨的孩子确诊孤独症后,便来到了康复中心接受专业和有针对性的服务。孩子从最初的抗拒交流到现在能够主动与人互动,每一点进步都让李阿姨感到无比欣慰。李阿姨告诉记者:“针对孩子不同的情况,老师会给每个孩子上不同的课。学习内容也是不一样的,能力好的孩子会学写字,能力弱一点的就教他们认知简单的物品,或学习生活常识。我们家长把孩子送到这边来很放心,老师也很有耐心。”

关爱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好各项扶残、助残、惠残措施,不断巩固发展残疾人民生保障水平,用心用情提升残疾人服务质量。前不久,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康复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全市0-14岁的残疾儿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2024年,我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被列入省政府重点民生项目“规范改造提升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之中,这一举措极大地增强了中心康复和托养服务能力。目前康复中心围绕“医-康-教”一体化的服务框架,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服务方案,强化残疾儿童的缺陷补偿、行为纠正、身心康复及能力培养等教育工作。针对不同儿童的残疾病症共设有五大类、近90项免费项目、各类功能训练室41个。自运营以来,累计为全市近3000名特殊儿童提供帮扶,有力推动残疾儿童全面协调发展。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副主任吴佳慧介绍:“中心加强了资源配置,提升了硬件设施,同时加大了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了业务技术的水平,用先进的理念、一流的技术、周到的服务,为适龄的残疾人儿童融入社会、回归主流打下基础。”

为全面了解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市残联联合各乡镇(街道)组建了一支由残联工作人员、助残社工、社区助残干部、社区志愿者组成的助残服务队,深入残疾人家庭进行一对一上门走访。不仅详细记录每位残疾人的基本信息、就业情况以及特殊需求,还特别关注了他们的心理状态。今年全市首次就文体艺术人才开展的系统性的调查,发掘一批新的残疾人文体艺术人才,为全市的残疾人艺术人才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不仅丰富了残疾人的文化体育生活,还帮助他们实现了参加比赛、展现自我的愿望。残疾人凌美兰说:“把我们残疾人组织起来唱歌跳舞,让我们开心做娱乐活动,让我们真正有信心走出来,要用身残志不残的精神走向这个大舞台。”姚王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张文芝介绍:“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岗位,实现自食其力;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了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走出家庭,融入社会。”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工作,通过推行“量体裁衣”式服务,让残疾人平等享受康复、教育、就业创业等社会公共服务,不断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关爱服务体系建设,为全市6.8万名各类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社保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

市残联党组书记封红年表示:“我们将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调动社会以及残疾人家庭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开展残疾人居家康复,推进智障残疾人家庭的扶助,培养残疾人特殊文体人才,让全市残疾人的安全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