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水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市水务局坚决贯彻全会精神,紧扣“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三大核心任务,不断擦亮生态底色,筑牢生命防线,服务发展民生。
上午,虹桥镇广福村的通江港边,多位钓友正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水面,尽享垂钓乐趣。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岸坡坍塌、扒坡种植乱象频发的“问题河道”。针对这一情况,当地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清理水面漂浮物及沿岸垃圾,拆除违规渔网鱼簖,同步实施岸坡生态修复,补植水土保持植被,并对沿线排污口进行系统排查整治,全面推进水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
“现在底下打了木头桩,边坡重新治理了,边上还做了绿化,环境特别干净,水质也肉眼可见地变好了。”市民张振广笑着说,“鱼比以前多了不少,在这儿钓鱼既舒服又惬意,风景好,渔获也不错。”
近年来,我市以河长制为统揽,扎实推进河湖治理与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创成省级幸福河湖7条、泰州市幸福河湖36条及特色片区2个,打造农村生态河道289条、总长744公里,全市生态河道覆盖率提升至56.6%;农村河道长效管护连续四年保持省级考评第一等次,国省考断面水质优 Ⅲ 类比例稳定在 100%,“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水利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市水务局局长陈荣军表示,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深化落实河长制,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岸线清理整治’等专项行动,强化农业面源、工业点源源头防控,推动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让‘水清岸绿’成为泰兴生态底色。”
围绕“水安全”与“惠民生”,市水务局将进一步强化举措:加快实施江堤(滨江段)加固改造工程,谋划推进长江堤防防洪能力、通南引排能力提升工程,系统开展骨干河道综合治理,完善智慧水务监测体系,确保安全度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市水务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跳出单一治水思维,主动融入发展全局。2025年,计划建设农村生态河道23条(段)共计53.41公里,项目完成后全市生态河道覆盖率将达60%以上;组织开展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专项整治,已排查整改问题3个;开发区水厂项目续建工程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70%,计9月进入联合调试阶段,11月底竣工投入运营。
陈荣军表示,下一步将“优化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加快推进向阳水厂二期工程建设,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统筹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深化落实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市节水降损等关键措施,为全市‘逐鹿苏中勇当排头、跨江争雄奋力赶超’提供坚实的水务支撑和保障。”通过全面推进生态河湖建设,不断擦亮“水美泰兴”城市名片,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