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盛夏时节,古溪镇常桥村的 156 亩荷塘迎来了最佳观赏期,粉白相间的荷花在晨光中轻轻摇曳,露珠在荷叶上滚动,清风携着清甜香气扑面而来,一幅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呈现在眼前。两年前,当地引进客商种下这片荷塘,如今已逐渐摸索出一条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新路径,让乡村业态“花”样翻新。
走进常桥村的荷塘,满眼皆是生机勃勃的景象。据古溪镇常桥村党总支副书记王天添介绍,村里种植的莲子有太空 36 号、建选 17 号、建选 35 号三个品种。自 7 月起,莲蓬进入采摘期,预计将持续至 10 月。每亩荷塘大约能产 1200 斤莲蓬,可制成干莲子 160 斤,亩产值可达 6000 多元。这片荷塘不仅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助力增收致富。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常桥村的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游玩。自七月以来,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来自南京的游客周芸和朋友专程来到这里,她兴奋地说:“今年古溪镇的荷花特别美,我们拍了很多好看的照片,不虚此行。”
常桥村充分利用塘、荷、莲等多种景观,打造出交相辉映的生态美景。同时,深入挖掘“莲”文化价值,积极探索荷下经济、生态套养等新模式,不仅拓宽了村集体增收渠道,还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游玩体验,多渠道打造乡村旅游亮丽名片。王天添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让更多人了解常桥村,爱上这里的乡村风光。”
“食莲子,可清心。”在古溪镇某大酒店,以“荷”为主题的夏季限定美食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记者在厨房看到,厨师们正精心制作银耳莲子羹,莲子裹着冰糖的蜜,散发着诱人的香甜。酒店总经理姚金介绍:“我们迎合夏季市场变化,开发出以‘荷’为主题的夏季菜单,包括荷叶粥、荷花酥、荷酥酿等特色菜品,这些风雅吃法吸引了不少当地市民和游客,也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
以“荷”为主题,当地村民还充分利用闲置房屋,开设了主题茶室民宿,探索乡村文旅服务新模式。在古溪镇常桥村荷香茶室,主理人汪洪忠用一颗莲心泡出一壶好茶,邀请记者品尝。他感慨地说:“周敦颐说过‘出淤泥而不染’,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藏着朦胧的美,抿一口这莲心茶,微苦,咽下去又有点甜,像极了荷花的性子。”
赏荷、食莲、品茶,在常桥村,游客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深入体验乡村文化,与荷花的品格沟通,跟乡村的气韵对话。这大概就是荷花的独特魔力,它从不是遥不可及的美景,而是能走进生活、住进心里的知己。
如今,古溪镇常桥村正以荷花为媒,不断拓展乡村业态,推动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这场“荷花之约”,不仅为游客带来了一场难忘的夏日之旅,也为当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在这片荷塘边逐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