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古溪镇顾庄村“残疾人之家”的孙小从心里乐开了花,工作起来更是干劲十足。这位重疾残疾人逢人便分享自己的喜悦:“最近好多老领导、老同志来采访,还竖起大拇指夸我,心情别提多舒畅了!”
近期,顾庄村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采访采风人员。日前,由泰兴、如皋联合组成的老干部、老同志团队也来到村里进行采访。其中,“残疾人之家”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收获了满满的点赞。
顾庄村“残疾人之家”创建于2019年。谈及创建初衷,村党总支书记顾建国感慨地说:“当时就是想着让村里的残疾人、低保户、五保户老有所养,能在这儿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多一份收入。”走进“残疾人之家”,工作台旁,工人们正专注地忙碌着,他们虽身体有疾,却都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工作的执着。孙小从就是其中一员,他坚定地说:“出了厂门,别人知道我是残疾人;但到了工作台,在我心里,我就是个正常的工人。”
孙小从今年57岁,来自古溪镇尹垛村东尹四组。出生时,他的双腿就严重畸形,十岁前都靠家人抱在怀里喂食。随着年龄增长,无人照料的他只能整日坐在床上,后来有了轮椅,才得以稍微自由活动,可坐高不到80公分。他常常感慨:“要不是党和政府政策好,我哪能活到现在。”如今,他不仅每月能拿到补助金,还能在“残疾人之家”工作,享受中餐三菜一汤的待遇。
“残疾人之家”现有20多名工人,古溪镇尹垛村东尹五组的钱玉红和31岁的儿子陆友生都在这里生活工作。母子俩都是脑瘫患者,每天早上,母亲带着儿子来上班,主要做拧螺丝帽、组装手工件等简单工作。钱玉红无奈地说:“儿子脑子比我差,还贪玩,得时刻带着他。”即便如此,儿子和其他人拿的手工工资一样多。在这里,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宛如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残疾人之家”还有一位大学生成员——王禹玥。这个22岁的姑娘,来自顾庄村钱桥七组,生得细皮嫩肉、面容姣好,却是个脑瘫患者,脑袋一直歪长在脖子上。但身体的缺陷并未阻挡她求学的脚步,她苦读六年小学、三年初中、三年高中,最终考上大专。然而,毕业后求职却屡屡碰壁。就在她感到迷茫时,村党总支书记顾建国主动找上门:“小禹玥,你先来村里的‘残疾人之家’,边干活,我们边帮你留意合适的工作。”如今,小禹玥在这里已快一年,她开心地说:“我不想走了,这里温馨和睦,又在家门口。”
顾建国为“残疾人之家”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常说:“其他事干不成,也得让他们在这儿有力所能及的事做,能开开心心拿到钱。”每天上班,他第一件事就是到“残疾人之家”看看,了解谁没来、啥情况,然后及时处理。中午下班前,他还会去食堂检查,确保大家能吃上荤素搭配的三菜一汤。58岁的顾扣生是下肢瘫痪老人,不能久坐,拧不了螺丝,顾建国便安排他每天来吃饭,陪大家聊聊天。顾扣生感动地说:“书记说了,除了本村残疾人,其他村的只要愿意,都能来,像我这样的,还能免费吃午饭。”
顾庄村“残疾人之家”的暖心故事还在继续。原市计生委主任赵天林表示,将组织市楹联诗词协会会员大力宣传这一感人行动,弘扬正气。如皋市司法局副局长黄文龙参观后也表示,将组织如皋的文友及相关村镇前来观摩、采风,推动更多“残疾人之家”在其他镇村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