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麦正值扬花灌浆的关键时期,然而降水却持续偏少,这一不利天气状况给小麦生长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在这场与旱情的较量中,广大干部群众并未退缩,他们毅然坚守在防旱抗旱的第一线,全力以赴保障农业生产,誓要守护来之不易的丰收希望。
记者来到市建飞家庭农场,只见农场内一片繁忙景象。业主肖建飞熟练地架好机器、装上水泵,从河中抽水灌溉农田。自抗旱工作启动以来,肖建飞便全身心投入其中,与旱情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赛跑。一台台喷灌机马力全开,将清澈的河水化作滋润小麦的“甘霖”,为田间小麦带来了一场场局部的“清凉雨”。
“我家种了800多亩地,抗旱工作已经持续一个月了。秧田基本上都抗好了,大田也抗了三四回,现在高田正在抗。这些抗旱机器都是村集体提供的,可帮了大忙!”肖建飞一边忙碌一边说道。
而在根思乡鞠庄村,农技人员与村干部一同穿梭在田间地头,仔细巡查排灌站,认真查看小麦苗情。他们通过实地勘察,及时掌握旱情动态,并将情况上报,以便制定科学合理的抗旱方案。鞠庄村结合田间实际情况,创新采用喷灌与提高沟系水位相结合的方式抗击旱情。他们严格控制进水,确保进水沟水满而不进田,同时利用移动式水泵抬高排水沟水位,进而提高土壤地下水位,让麦子的根系能够充分接上水气,为小麦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根思乡鞠庄村村委会副主任鞠建华介绍道:“我村今年小麦种植面积达1330亩。至目前,所有在田小麦第一轮抗旱工作已全部完成。村里有3户种田大户,种植面积880亩,其余是散户,共450亩。我们按照‘力帮大户、兜底散户’的原则,积极协调各方资源,调动了4台大型喷灌机投入抗旱工作。同时,组织党员成立抗旱志愿队,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户开展抗旱作业,确保每一块农田都能得到及时灌溉。”
面对严峻的旱情,农技部门也及时发出提醒:各地要持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以及土壤墒情动态,针对不同地块的小麦苗情、旱情,因地制宜、因苗施策,做好分类指导工作。要认真落实“一喷三防”、科学抗旱等防灾减灾关键措施,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行动,坚决打赢这场抗旱保粮的硬仗,全力保障粮食产量,守护好百姓的“粮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