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泰兴新闻

科学抗旱补水 确保夏粮丰收

发布日期:2025-04-25 09:43 信息来源:泰兴市融媒体中心 访问次数:

640.jpg

今年以来我市降水持续偏少,部分地区出现旱情,对小麦带来一定影响。为确保小麦高产稳产,市农技主管部门提醒各乡镇(街道),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组织农户针对不同苗情、旱情,因地因苗制宜做好分类指导,认真落实好“一喷三防”、科学抗旱等防灾减灾关键措施。

“麦苗长势良好,叶片平展无卷曲,表明前期管理到位。根系下扎较深,能吸收深层水分,发育良好的小麦根系可下扎至一米左右。”日前,市农技巡回指导小组的专家来到张桥镇克仁村的高标准农田内,踏田查看在田小麦的干旱情况。

经过农技专家的把关指导,种植大户开来一款新型高扬程水雾炮机,采取定时定量的方式,对小麦开展适当喷灌补水。随着智能机械的启动,高压水泵从高标准农田配套的沟渠中抽出水,通过智能喷枪匀速旋转,喷头喷洒出的伞状水雾,在田间地头制造“局部降雨”,滋润着麦苗,为小麦及时提供水肥。市小圣家庭农场业主张小圣告诉记者:“该喷灌设备射程60—70米,顺风可达80—90米,配备加长管可覆盖100—120米宽田块,持续作业每小时可灌溉约30亩。”

今年以来,降雨量较往年偏少,受连续干旱天气影响,部分乡镇及部分田块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现象。市农技主管部门成立17个农技指导组,由正高级农技员带队,动员全市5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参与,在全市范围开展巡回技术指导,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开展苗情、旱情调查,指导麦田管理技术,积极落实科学抗旱措施。农技专家提醒:如果不实施科学抗旱补水,沟灌的灌浆水不及时排出,一旦遇到高温,就会容易导致小麦根系缺氧、叶面蒸腾失水,造成生理性缺水,容易发生青枯死苗的现象。市农技推广中心粮作站站长杨卫建说:“小麦抗旱补水需科学研判,仅当叶片卷曲至次日仍无法恢复平整时方需补灌,若仅在高温时段卷曲且早晚自行舒展则无需干预。”

针对部分在田小麦发生的干旱、病虫害等情况,市农技主管部门将持续加强农情调度,采取日报告制度,多渠道发布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定点定期开展土壤墒情监测,确保夏粮丰产丰收。杨卫建介绍:“建议优先采用喷灌或浇灌,避免沟灌以防积水引发青枯死苗,补灌时间宜选傍晚至凌晨低温时段。同步做好赤霉病防治,坚持‘一喷三防、两次防治’策略,首次施药后5—7天需二次防控,确保防治效果。”

据了解,今年我市小麦种植面积60万余亩,面对持续干旱,我市农业、水务等多部门提早部署,通过制订科学灌溉方案,积极调配水源和灌溉机械,全力科学抗旱补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地区旱情,为小麦生长保驾护航。市马甸水利枢纽服务中心副主任何荣中表示:“针对入春后长江低水位无法自流引水问题,市水务局于4月22—28日启动马甸泵站5台机组共60个流量抽水,以抬升城区水位、保障农业灌溉及改善水环境。今年以来,马甸泵站累计运行41天,调水量达1.51亿立方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