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泰兴新闻

大桥时代的“季布一诺”——虹桥镇季桥村抢抓大桥机遇奏响奋进之歌

发布日期:2025-10-15 15:08 信息来源:泰兴市融媒体中心 访问次数:

世人瞩目的常泰长江大桥已经建成通车,推动北接线沿线乡村产业发展、功能布局悄然转型。作为大桥服务区的所在地,虹桥镇季桥村未雨绸缪,积极策应“跨江融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改善民生福祉,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大桥时代催生的美丽嬗变。

“大桥通车之前,我们精心谋划了三座桥,分别是‘兴村富民的致富桥、发展惠民的幸福桥、服务为民的连心桥。”三年前的“季布一诺”,奏响了村两委一班人担当作为、赶超跨越的奋进之歌。仅仅三年时间,该村顺利跻身全镇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先进村行列。

聚力项目建设,打造实业兴村的发展之桥

三年前的季桥,经济基础薄弱、发展徘徊不前,8家工业企业开票最多的不足千万元,村集体经营收入不足70万元。虹桥镇党委审时度势,及时对村两委班子进行调整,配齐配强了奋勇争先的“火车头”。

“如何抢抓大桥机遇?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用好区位优势、强化项目招引、加快富民强村。”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祥认为,只有及早筑巢引凤,抓好资产盘活,才能抓住大桥机遇,招引更多项目落户。

正是看中季桥村日益凸显的交通区位优势,靖江客商创办的“创达模具”捷足先登,先期建成的智能车间已经投产,全年开票销售可望突破1800万元。外村能人投资1000多万元创办的市昶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盘活了原国润水政6亩仓库用房。村两委发挥本村在外能人优势,帮助企业顺利签约一家大型国企一级代理商,全年开票销售可望超过5000万元。支持国邦橡塑加大技改投入、加快潜能释放,产销规模实现翻番。

围绕村企联建,村两委以5.26亩闲散场地参股经营智联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新建标准化厂房1200平方米,已招引一位常州客商前来落户,每年增加租金收入20万元。

至目前,全村新增工业企业5家、其中规上企业3家,2025年开票销售总额将超过3亿元,村集体经营收入将突破120万元,较3年之前增长40%。

完善功能配套,建设承载未来的民生之桥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当中记载了一则楚人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季桥村两委坚持从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抓起,用“大桥担当”彰显“季布一诺”的力度和温度。

针对便民服务中心功能配套严重缺失等实际,村两委千方百计筹资450万元,新建3层11间20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优先规划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文体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等功能设施,卫生室建设达到省定标准。

围绕“多办实事暖民心”民生诉求,村两委坚持从要害处发力,利用“一事一议”项目,改造提升丁垈组、荣二组、新陶片村组道路4.2公里,新建永乐二组至大桥服务区出口处道路工程,吸引11名群众经商就业;集中资金财力,对新庄组等5个庄台进行绿化美化,整治庄河5条;最近3年,用于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投入超过1000万元;2025年,结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上争资金260多万元,启动实施圩八一组、胜利组、赵垈组精品庄台建设;结合“圩美幸福路”建设,正在完善绿化节点建设规划,焦土港沿线将全部种植观赏和食用“两用型”金针花,扮靓乡村颜值、做美桥头堡下的视觉空间……

创新治理服务,重塑干群连心的文明之桥

结合“跨江体验游”热潮,村两委发动能人捐资,组织部分老年人乘坐旅游大巴、畅游长江大桥、饱览长江风光,并赴常州新北区新龙生态林踏秋赏秋。一位老同志欣慰地说:“大桥刚刚通车,村两委就帮我们圆了‘大桥梦’,让我们心中的桥更加温暖、更加坚固。”

围绕“优治理”目标,村两委自觉对标先进标杆,坚持治理服务两手抓,加快整合老党员、老教师、老退役军人等“五老乡贤”资源,及时组建“银龄议事会”和志愿服务队,并以“赋能”为核心,精心打造“银龄赋能”“银龄乐享”“银龄议事”三大服务模块,系统开展技能培训、志愿服务、协商议事主题活动。今年以来,已开展“银龄议事”活动6次,解决复杂疑难纠纷8个,并结合老同志意见和建议,在全村重要河段、复杂水域设立了“一圈一绳”救援点,加快培育“救在身边”治理服务品牌。围绕“银龄赋能”“银龄乐享”主题,精心组织开展“追寻红色足迹淮安行”“消防应急技能比赛”“非遗端午”“助老乐老志愿服务集市”等特色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诺永恒不变、明天更美好。”新时代的基层担当,铭刻成季桥追赶跨越的奋进足迹;新时代的复兴之路,指引着季桥人行稳致远,迈向大桥那头的“诗和远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