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泰兴新闻

康复一线的“她力量” —— 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

发布日期:2025-03-10 11:25 信息来源:泰兴市融媒体中心 访问次数:

日前,全国妇联授予 599 个单位 “全国巾帼文明岗” 称号,我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凭借其在残疾人康复事业中的卓越表现和显著成效,荣获这一殊荣。

3月6日一大早,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部分孩子来到市康复中心东部训练点,与河市镇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以及苏馨家园的园友一起开展融合教育活动。活动现场,孩子们共同表演节目,参与亲近自然的植树活动,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这种融合教育模式已经持续了三年,为特殊孩子与普通孩子搭建了相互了解、共同成长的桥梁。河市镇中心幼儿园副园长蒋海媚告诉记者:“在这段共同成长的时光岁月里,我们感受着康复中心老师无私的爱与奉献,见证着特殊孩子收获成长,收获自信。”

刘涛作为第一批加入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工作者,15年来见证了一届又一届孩子的成长与进步。刘涛说:“15年之前,我有幸参加了康复中心的工作,进入康复中心的第一天,我就被孩子们清澈的眼神深深吸引。从那刻起,我决定要帮助和改善这些孩子。”

与孩子们相伴多年,刘涛收获了无限的感动和力量。她回忆道:“他们的纯真和坚韧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记得多年前小飞来到我们机构,第一次看见她的时候,我记得她只是一个会满地打滚、不会发音、哭闹不止的小女孩。但经过我们的康复训练和个性化教学,小飞响亮地喊出了一声妈妈。当时,我高兴地抱起她转了一圈,我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成立于2008 年 9 月,主要承担全市 0 - 15 周岁残疾儿童的基本康复、特殊教育、社区康复、家庭指导、家长培训以及辅具适配等工作。中心具备医疗、教育双资质,现有女员工 27 人,占总人数 96%,是绝对的主力军。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坚韧和爱心,为残疾儿童撑起了一片充满爱的蓝天。27 岁的张小滢是去年刚加入康复中心的新成员,她坦言,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张小滢介绍:“作为一个新成员,我刚开始给幼儿上课的时候,有些孩子喜欢坐着、趴着,令我无措。同事们就教会我要用儿童感兴趣的东西来吸引他们的目光,在使用这些东西以后,幼儿上课的专注力有所提高,上课的规则意识也明显增强,我十分感谢同事们对我的帮助,提升了我的工作能力,我认为康复中心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是所有人齐心协力向前进的大团队。”

中心构建了 “医 - 康 - 教” 一体化的服务框架,形成了以机构康复、居家康复、社会融合等为主要内容的康复模式。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服务方案,加强针对残疾儿童的缺陷补偿、行为纠正、身心康复以及能力培养等教育工作,有力促进了残疾儿童的全面协调发展。2024 年,中心为 308 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为 1000 余名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康复有效率 95%,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 96%,家长满意度 100%。家长袁雪云说:“在这里,每一个老师都对孩子非常细心也有耐心,所以我们很配合老师。孩子放在康复中心,交给所有的老师,我们做家长的非常开心,也很放心。”

中心的女同志用无私奉献和青春热血描绘出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她们常态化开展“关爱残疾儿童”“康复到家情暖社区”“点亮微心愿”等活动,利用 “唐氏综合征日”“孤独症日”“爱眼日” 等主题日,走进社区和家庭,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知识培训、心理咨询等服务,累计 1500 多人次参与其中,受益家庭达 300 余户,增强了社会对残疾儿童群体的关注与支持力度。

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吴佳慧表示:“中心始终秉持以人为本、康复为先的理念,致力于为全市残疾儿童提供全方面的康复服务。中心女同志因女性特有的细腻、坚韧和爱心,为全市的残疾儿童家庭带去温暖和希望。”

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女同胞们用自己的专业和爱心,在康复一线铸就了不平凡的业绩,她们是当之无愧的“全国巾帼文明岗”。未来,她们将继续在康复事业中发光发热,为更多的残疾儿童点亮希望之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