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新曲河整治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石笼护坡施工。据了解,该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河道疏浚15.42千米,新建岸坡防护29.939千米,建设附属设施等,项目获批“两重”资金3800多万元。
在高质量发展中,市发改委密切关注各类资金支持领域和负面清单,提前谋划、遴选项目,各类资金项目储备列泰州市第一位,2024年共积极上争资金9000多万元。“国债资金的注入犹如一场及时雨,为我市推进河道治理和地下管网更新带来巨大的动力。”市发改委投资科负责人韩平表示,将重点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各类资金,全力抓好项目储备、资金申报、使用、监管等各个环节,研究、吃透国家政策,加强部门协同,力争更多的资金获批,并早日形成实物工作量,更好地发挥投资的拉动作用。
“两重两新”项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通过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以及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市发改委将继续充分了解项目申报要求和背景,多方掌握申报要点,确保每一条要求都吃透吃准,对申报的每一个项目全程进行指导服务。至目前,已经向上争取资金3.1亿元,继续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城区排水管网更新改造等四个民生项目,上争“两重两新”、中央预算内资金规模创历史新高。市发改委主任燕荣华介绍,将重点围绕中央预算内、超长期国债、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各类资金,全力抓好项目储备、资金申报、使用监管等关键环节,研究吃透政策加强部门协同,力争更多资金获批,保持在泰州第一位次,更好发挥投资拉动作用。
高质量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市发改委始终突出质效大提升,既注重项目的数量体量,更注重项目的质量效益,以优质项目推动结构优化,以有效投入增强发展后劲,推动项目建设取得更大突破,支撑带动高质量发展。位于泰兴高新区的挚富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是2024年“三比一提升”项目,该公司主营石墨及碳素制品、石墨烯材料的制作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终端、家居、电信通讯、电力能源等行业。挚富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敏告诉记者,项目自招引到投产,市发改委联合园区在项目落户、手续审批等环节上给予全程指导,让该项目投产达效提前了一年。
项目建设提速的背后,是政策服务的精准赋能。市发改委实施“高效率·新服务”的项目管家新模式,坚持项目全周期推进,逐个研究破解项目推进难题,推动“多证齐发”“拿地即开工”成为新常态;以“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为指引,建立项目流转单制度,确保签约项目快开工、在建项目无阻碍、竣工项目早见效。
政策与服务的“双轮驱动”让我市的重大项目持续开花结果。2024年,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11个,计划总投资362.6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33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86个,实际完成投资315.56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8个。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建成,促成我市“三比一提升”项目考核实现“十连冠”。
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要树牢“得第一是本分、得第二是例外”的强者心态,确保泰州第一位次、全省争先进位,以实干实绩交出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市发改委紧扣大会精神,坚决落实“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战略部署,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特色产业持续攀升和重大项目攻坚突破。“我们将加强省市重点项目库建设管理,统筹保障好土地、资金、能耗等资源要素,规范制定‘三信地’手续办理方案,持续深入推进‘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坚持矛盾问题协调‘双直通双推进’,推动重大项目早开工、早建设,确保开竣工项目数继续保持泰州领先位次。”市发改委主任燕荣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