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瓜果飘香。近日,我市各乡镇水果种植基地的苏翠一号梨、水蜜桃陆续成熟,进入采摘旺季。果园里,村民们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一派繁忙景象。
日前,记者走进市陈平水蜜桃种植基地,饱满的水蜜桃正在打包装车,果农们左手分拣,右手封装,忙得不亦乐乎。据了解,果园占地120亩,种植苏翠一号90亩、阳山水蜜桃30亩。今年水蜜桃长势好、品质佳,产量达15万斤左右,“订单农业”价格稳定、不愁销路,这让果农吃下“定心丸”,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基地负责人陈平告诉记者:“这两个品种品质优良,亩产3000-4000斤,梨树因树龄长产量高于桃树,中果率达70%以上。目前产销两旺,全年稳定供应,近期将配送南京、上海等城市,年毛收入超百万,净利润十余万元。”
在河失镇丰达果园,桃树枝干茂盛,一颗颗成熟甜蜜的水蜜桃压弯了枝丫,10余名工人正提着果篮穿梭其间,指尖翻飞间,成熟的水蜜桃尽收筐中。
近年来,河失镇积极推广水果绿色种植技术,让当地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务工增收。据了解,河失镇成立了3个水果专业合作社,200余名村民通过土地流转、种植园务工、自主经营实现增收,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达40%。河失镇同心村村委会副主任杨国成表示:“丰达果园种植130多亩水蜜桃,今年亩产达两三千斤。村里积极协调销路,解决销售问题。果园雇佣40名农民工,日薪60元,既帮助抢收又增加村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