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上午,2025年泰州市“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在我市举办。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万物共生和美永续”。我市市委常委、副市长范存力参加。
范存力在致辞中表示,泰兴,作为长江生态廊道的重要节点,拥有24公里的黄金岸线,是长江滋养的生态福地,也是万千物种的栖息家园。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十年禁渔”政策,实施了长江生态湿地和绿色廊道工程、天星洲生态经济林建设及湿地修复等一系列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全力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如今,船厂变身森林,鱼塘化作湿地,江堤成为赛道,江豚重返江洲,长江三鲜洄游通道恢复畅通,“沙鸥翔集”的美景重现江畔,展现了泰兴生态系统的勃勃生机。在生态保护的创新探索中,我市依托“生态岛”试验区建设,构建了“1+2+N”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安装智能监测设备,实现了对沿江湿地生态系统的全天候、全方位监测。同时,建立濒危物种基因库,开展银杏古树保护性繁育,将传统生态智慧与卫星遥感、AI识别等现代技术深度融合,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了“泰兴方案”。
会上,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现场解读了《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该条例是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推动集江河湖海为一体的“美丽江苏”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条例将于2025年5月22日起施行。
活动中,还发布了《泰州鸟类观察手册》。泰兴市、靖江市分别作天星洲鸟类观测、江豚观测成果展示。活动还为首届泰州市生物多样性展示馆讲解员大赛获奖选手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