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泰兴特产,汤包的鲜香、烧饼的酥脆、肉渣的醇厚,早已深入人心。如今,常泰长江大桥通车不仅加快了泰兴特产“走出去”的速度,还降低了物流成本。这一变化既让江南市民尽享美味,也让泰兴特产经营者迎来发展新机遇。
国庆期间,曲霞镇各大汤包店格外忙碌。建霞大酒店经理何小琴是常州人,嫁至泰兴后习得曲霞蟹黄汤包制作手艺,与家人共同经营酒店。“常泰大桥通车后,来店里品尝的常州客人越来越多,平日日均客流达两三百人,大家对汤包赞不绝口。我们还推出汤包套餐,加入常州人喜爱的萝卜干、油摊烧饼和泰兴本地粯子粥,很受欢迎。”何小琴说。
曲霞蟹黄汤包作为省级非遗、传统名点,在大桥通车后迎来“泼天流量”——除到店品尝的顾客外,不少人还会打包汤包带回常州馈赠亲友。为抓住商机,何小琴开通泰兴至常州的“汤包”物流专线:头天接单,次日打包起运,有时一次性往江南发送300多个蟹黄汤包。“针对常州市场,我们研发冷链运输技术,优化包装,配备保鲜袋与冰袋,将汤包品质保鲜时长延长至1小时,让更多常州市民吃到新鲜汤包。”她介绍道。
大桥通车后,泰兴各类风味小吃、特色名点及土特产品纷纷发力开拓江南消费市场。市章口香肉制品经营部经理刘春玲主营黄桥烧饼、黄桥肉渣等产品,往年国庆中秋多依赖本地老客带新客,今年大桥通车后,生意迎来“爆单”。“变化特别大,常州来的游客大多听说过我们的章口香肉渣和烧饼,每日订单量大幅增加,且回头客很多。”刘春玲说。
为应对订单增长,刘春玲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扩大生产规模,还将银杏晶、宣堡生姜丝、广陵香荷芋等其他泰兴土特产品搭配销售。“每天要卖出近100份烧饼,每份二三十只,销量很可观。我们肯定要把本地特产推广出去,让常州及江南地区的朋友都了解泰兴特产。”她表示。
市供销合作总社也积极为泰兴特产“走出去”提供支持。“我们将依托成熟物流网络与多元销售渠道,为农产品从乡镇村居走向更大市场提供‘后半程保障’,助力本地优质农产品‘寻出路、搭桥梁、促流通’。”市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李飞说,“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规范特色农产品生产标准,提升农特产品知名度与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泰兴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