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泰兴新闻

全市400万羽蛋鸡“孵出”绿色富民大产业

发布日期:2023-09-05 15:12 信息来源:泰兴市融媒体中心 访问次数:

  初秋时节,走进位于黄桥镇陈桥村的市伯成养鸡场,一排排鸡笼整齐排列,上万只羽毛丰满的蛋鸡正在进食,产下的鸡蛋散落排列在架子上,工人们正忙着捡鸡蛋。

  日前,江苏蛋鸡产业技术体系泰兴推广示范基地主任徐晓军来到养殖场,给这里的负责人于伯成指导夏秋季蛋鸡的饲喂管理。徐晓军观察了蛋鸡的生长和产蛋情况,结合当前时令的特点,他告诉于伯成:“蛋鸡养殖高产稳产,疫病防控至关紧要,现在这个阶段,可以在喂食的时候加点发酵料和黄芪多糖中药制剂,可以预防蛋鸡发生肠道疾病,同时提升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鸡蛋是居民“菜篮子”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让民生商品得到稳定供应,做好蛋鸡养殖工作至关重要。而蛋鸡养殖在泰兴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土壤。但近年来,蛋鸡的规模化养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环境污染、疾病防治、产蛋率低等,常常困扰着养殖大户,蛋鸡产业潮起潮落,有的甚至出现亏损状况。

  聚焦“优质特色蛋鸡品种”“蛋鸡绿色投入品创制与蛋品提质增效技术”“蛋鸡疾病诊断与防控技术”和“标准化养殖模式”等难题,近年来,泰兴积极引导养殖户进行标准化养殖设施改造,采用标准化的养殖技术,既改善鸡场环境,又注重生态养殖措施的管理,带动传统养殖业转型升级,迈向现代化。

  作为江苏省蛋鸡产业技术体系第一批示范户,伯成养鸡场是中药防控蛋鸡疾病的较早受益者。“徐主任经常到这里现场指导我们用药,对我们养殖户来说,及时有效的用药指导,解决了我们养殖的很多难题,也少走了很多弯路。”于伯成介绍,在江苏省蛋鸡产业技术体系的标准化养殖技术体系的指导下,他自己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蛋鸡养殖用药技术要领,例如冬天可以加一些白头翁散防治大肠杆菌,夏天可以加一些清瘟败毒散,再加上专家的专业指导,这两年来,他们养殖户的蛋鸡养殖风险大大降低。

  据了解,以中兽药取代抗生素是江苏蛋鸡产业技术体系泰兴推广示范基地的推广技术之一,主要解决禁用抗生素之后蛋鸡生长过程中的疾病防控问题。这项技术自2019年在泰兴示范以来,三十多户规模养殖户利用中兽药防控技术养出了无抗鸡,蛋品、蛋色均有所提高。“2022年11月,我们养殖场的一批260日龄鸡产蛋率下降了近10个点,我们急得不得了。好在专家们发现蛋鸡抗体水平较低,并提供了中兽药组方调理。2023年1月,产蛋率恢复正常,挽回了经济损失。”古溪镇常桥村养鸡大户顾小勇告诉记者,他们养鸡大户稳定发展,畜禽专家功不可没。

  “鸡蛋作为民生产品,质量安全是生命线。在兽用抗菌药减量化使用的大背景下,蛋鸡绿色生态高效养殖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提供的‘蛋鸡疾病诊断与防控’等技术,为养殖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作为江苏蛋鸡产业技术体系泰兴推广示范基地负责人,徐晓军介绍,他们以乡镇(街道)畜牧兽医站为依托,以线下培训、面对面指导为主,推广品种繁育、营养调控、疾病防控、质量安全与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新技术、新理念,来促进蛋鸡产业标杆式、跨越式发展。

  除了改良用药,江苏蛋鸡产业技术体系泰兴推广示范基地积极探索鸡场环境改造,从2019年开始,先后实施了A笼改造、堆肥发酵、粪水肥田等粪污改造项目。国家现代农业项目也以物化补贴的方式,资助广大蛋鸡规模养殖户添置现代养殖设备,养殖环境明显改观。徐晓军介绍:“现在大多数H笼都是智能化的,通过探头直接控制,到时间就把风机、湿帘自动打开,温度保持到恒温,鸡子的环境越来越好。”

  位于河失镇河头居委会的昆仑畜禽养殖场常年栏存蛋鸡5万多只,年纯利达75万元,业主李建军夫妇介绍,可观的经济收入离不开现代化的养殖设备的辅助,据了解,养殖场高起点规划投入近200万元,购置了层叠式全自动鸡笼机械化养殖设施,实现温、湿度调控自动化,饲料定时定量自动投喂,蛋自动化,安装物联网控制系统,实现手机远程调控鸡舍光照、温度、湿度。由于蛋鸡养殖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该场仅雇佣了3名劳动力,省工节本增效。

  解决了养殖环境、养殖疾病防控两大瓶颈问题,全市蛋鸡养殖户劲头越来越足。据统计,目前全市养殖超万羽的鸡场达到154家,栏存10万羽的鸡场5家,全市蛋鸡养殖总量超过400万羽。搭乘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快车”,一枚枚鸡蛋变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蛋”,全市千余名群众依靠蛋鸡养殖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