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知识:党员干部怎样坚持正确政绩观

发布日期:2022-08-29 11:07 信息来源:泰兴市黄桥镇 访问次数:

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异常复杂严峻,广大党员干部唯有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把为民造福的政绩观贯穿在干事创业里,不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才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加强学习,开拓眼界,增长本领,不断提高自己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善于把握规律,因时因地制宜,坚持守正创新,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慎重决策用权。

坚持系统思维,正确处理“大我”和“小我”的关系,正确处理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和短期利益、局部利益的关系。发扬钉钉子精神,稳扎稳打向前走,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积跬步以至千里,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提高依法决策能力,落实依法决策机制,在重大决策中,保证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找准和回应群众关切,确保决策务实管用、切实可行。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合理规划、有序推进办事项目。在办事过程中,要求真务实、苦干实干,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决纠正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等错误做法。

把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完整、准确、全面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弄清新发展理念所要求的政绩是什么样的,进而强化使命担当,找准发展路径。

提升“十个指头弹钢琴”的视野和能力,在基层一线多经历“风吹浪打”,多捧“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不断提高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能力。

把功夫下在日常,多到基层走走,对社情民意乃至当地的历史人文风俗做到心中有数;决策时不能闭门造车、拍脑袋,必须深入调查研究、组织科学论证,充分考虑社会承受度和影响;上马项目必须考虑实际需求、市场前景和资金能力,多听听干部群众意见。


分享到